以《氣球狗》成為老美當代最為知名的波普藝術家之一的傑夫·昆斯,在看了由nbc製作的這次展覽的數字版本後,傑夫對nbc的記者說:“我從未改變我對林的看法,一個人將自己的天賦和精力,投入到所謂的傳統美學,古典主義這樣的落後藝術形式裡,是對自己的極大不負責任,當然也是對公眾的不負責任。
不過這一次他的展覽,其實也包括他上一次在紐約,關於《罵人聖經》的行為藝術展,都展現出林未必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忠誠於古典主義,在這些藝術形式當中,我們都能看到,他藉由尋常可見的東西,比如髒話,比如網際網路上的評論和爭辯,來表達他反世俗反傳統的觀點。
所以不論他自己是否認可,林可以被稱作是一個現代藝術家——從他的行為藝術展部分來說。盡管我們主觀上的藝術觀點並不一致,但我確實對他這一次的作品嘆為觀止,他做出了這個時代最棒的作品之一。”
林海文和極端抽象堪稱勢不兩立,當然其中也包括了大部分的波普藝術家,譬如傑夫的大作《氣球狗》,還有其它大量的所謂藝術品,大部分都是把諸如籃球、吸塵器、不鏽鋼物品等等日常用品,放進水裡,或者鍍金,或者密閉起來,然後就宣稱這代表把一個時代對物質的病態迷戀給藝術化了——這就是廣受歡迎的傑夫·昆斯。
狗屁!
跟《黑板》差不多程度的狗放的屁!
傑夫受到爭議的,不僅僅是他的藝術,還有他對藝術的“坦誠”——他的藝術品從一開始就是作為商品出現的,他的目標是打造傑夫·昆斯這樣一個高價值的藝術品牌,而不是創造出諸如《蒙娜麗莎的微笑》《大衛雕塑》或者淩瓷這樣本身具有藝術價值的藝術品。
所以以林海文的藝術立場,跟他勢不兩立是必然的。
事實上,當林海文漸漸嶄露頭角,成為古典主義,乃至傳統美學領域最知名的藝術家之一後,他跟傑夫也隔空交過幾次手了,算是老朋友。
此次傑夫發聲,而且是罕見地誇獎了林海文一頓,甚至都認為林海文已經是現代陣營當中的一員——強行的,不論林海文同意或者不同意的。
所以媒體,不僅僅是老美,西方世界的很多媒體都興奮莫名的,急切地要採訪到林海文字人。
藝術世界的兩個極端,要和解?
林海文是怎麼看的?
他非常體貼的,在推上,以英文回複了這個問題:“你們看見了,我終將折服一切反對者,而我的反對者卻永不可能得到我的認可,這就是為什麼我堅持並且深愛我的藝術。”
惡人值+300,來自紐約傑夫·昆斯!
哈哈哈哈!
林海文在惡人谷畫室笑到半死。
他在推上的粉絲也差不多笑到半死。
“傑夫一定後悔了,要知道就絕不說這個嗶一句好話。”
“林上了《時代》的封面,又成為了最悠久的威尼斯雙年展的貴賓,現在連傑夫·昆斯都不得不改口了,所以他對自己藝術的自信並不讓人意外,不是麼?”
“哈哈哈,我幾乎能想到傑夫的臭臉了。”
林海文的直白回應,彷彿一個引子,將西方網際網路的目光引向了nbc製作的問道展,相對於國內網際網路因為本身就成為了這次行為藝術的一部分,所以保持了大致沉默,國外的網際網路的自嘲精神要顯著的多。<101nove.在油管上這個片子的點閱,從數十萬暴漲至數千萬,來自包括華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網民,從推特、facebook、新聞節目等等渠道,注意到這個展覽,然後蜂擁而至。
“我臉色通紅的看完這個片子,尤其當那些華文的id變成了‘’的時候,沖擊感太強烈了,是的,包括我自己在內,我們每一個人在網上都顯得很不負責任,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還遵守謹慎原則和道德標準,可是在網際網路上,我們除了以廉價的正義感和同情心來安慰自己之外,卻放縱了我們內心的惡魔,讓它們在網際網路任意作惡。”
“一次偉大的行為藝術。”
“是的,偉大!要知道此前我對行為藝術的認識,還停留在那些弄個玻璃屋子住在裡頭吃喝拉撒的層面上,但看了林的這個,我才明白何謂真正的藝術!”
藝術的討論延伸至社會範疇後,影響力會以幾何級數暴增。
微博的搬運博主“推特精選”,發了條破天荒的更新:
“林海文登上推特熱搜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