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
林海文一句一句把這首紅遍大江南北的《小芳》教給了小黃,然後一個響指,小黃就開始自己一遍一遍地練——一般來說,他是要下載影片給小黃看和聽,讓他根據原唱練的,可是卞婉柔她們在,就只好他自己上馬了。
好歹是開過男高音獨唱會的人,水準超高。
等他們一首唱完,四個女人又團團地圍了過來。
神色詭秘。
既不是被返璞歸真的《小芳》震驚到的樣子,也不是對小黃嗓音優美的贊嘆,只有詭異。
“老闆,沒想到你還有一把好嗓子呢。”萬真真想起那個畫面,真是酸爽的不得了。
“啊?”林海文真有點摸不著頭腦。
還是周紫,得了好處,立馬把二姐二給賣了:“那個《瀟灑走一回》,也是您教他唱的啊?”
臥槽!
怪不得這個眼神。
想一想林海文唱出葉倩蓮的嗓子,還是對著一隻鳥。
“不是我教的。”面無表情。
“哦……”不相信。
“咳咳,這首歌叫《小芳》?是民謠啊,挺好聽的。”卞婉柔給他挽回面子:“最近民謠挺火的,你要把……這只鳥打造成民謠歌手?”
林海文看著她們的表情,索性也放棄了,總不能吧葉倩蓮給弄出來吧,怎麼解釋呢?只好自己嚥下去。
“嗯,是民謠專輯,但打造什麼的,他基本上應該就這麼一張專輯吧,也說不上什麼打造不打造。”林海文揉了揉小黃的小腦袋:“民謠小黃,聽著也還不錯哦。”
小黃被他揉著也沒有耽誤唱歌,一首《小芳》也就唱了幾遍,就純熟起來,那股民謠風把握的超好,根本無法想象剛才唱《瀟灑走一回》的女聲居然也是他——這要是弄去參加蒙面歌手啥的,估計猜到死了要。
不過這首歌,她們越聽越覺得有腔調。詞非常口語化,跟現在注重傳播性的流行歌潮流是一致的。原世界李春波唱這首歌是相當先鋒,將民族化的旋律和西方的節奏模式融合一體,這在當時是一種牛逼的嘗試,和國家開放的背景一致。但是放到這個時代來看,卻又有一種複古懷舊風——民謠的一個重要風格分支。
別有意味。
幾個女人聽著聽著,都將垂涎的目光看向小黃,讓他小心翼翼地靠近了林海文的腦袋。
“還有別的歌麼?”
“教了他三首了。”林海文又打了一個響指,跟開關似的:“小黃,唱《蘭花草》。”
“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種在小園中,希望花開早……”
這其實是胡適寫的一首詩《希望》改編成的歌,所以韻律性特別強,平實中獨有美感,數十年傳唱不衰也不是玩假的。小黃唱來這首歌,又跟剛才林海文唱《小芳》不一樣了,鄉土味兒少了,書卷氣濃了——這是聽劉文正原版唱的。
卞婉柔也聽得出來,這不是林海文教的。
她舒了一口氣,民謠風她雖然沒唱過,但民謠的誕生,本身就是因為歌手想要表達自己的身邊的尋常事,心裡的小想法,是要“唱自己的歌”,近年來,這種音樂的自主性越來越強,民謠也開始登堂入室,蔚為大觀。所以她多少有點瞭解。
不管是剛才的《小芳》,還是這首《蘭花草》,詞曲合一,風味極佳,絕對是民謠中的經典之作。
可惜,居然是讓鳥唱了——要不,還是把剛才說的話給忘了,讓林海文別給小黃出專輯了。
萬真真她們眼裡,跟卞婉柔一樣一樣的。
“小黃,唱《童年》。”
又是一個響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