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沒有不可說關注我久了的人都知道,對於當下比較熱門的劇,我都會做一些評價,一方面是為我的粉絲提供觀劇參考,另一方面,說實在的,也是為這些劇集增加曝光度,被更多人看到。當然,有些大劇可能不需要我們這一點關注,但我認為,哪怕作為一個普通的微博使用者,一個普通的觀眾,不論是贊美還是批評,都是我們的權力。我相信,也不會有多少製片商、演員,會覺得被批評是不可接受的。最近某部劇的事情,我很意外,但我真的認為,坐視出現只能贊美不能批評的‘不可說電視劇’出現,是對粉絲和觀眾都不負責任的。”
說的非常正氣淩然。
下頭支援的人很多,當然也有懟他的。
“夠了吧,說得好像不是收錢營銷一樣,《甄嬛傳》沒給錢吧?你自己看看你說的那話,那意思不就是人家做得好全是應該的,做的不好就該引咎自殺麼,強盜邏輯,還特麼裝白蓮花。”
——“別張嘴就收錢,你看到人家交易記錄了?”
——“管說哥收沒收錢,他就該有評論的權力,怎麼著,不能說不好還有道理了?”
“呸,要點臉吧,怎麼你有說話的權力,人林海文就沒有掛你的權力?雙標不要太明顯,還拉幫結派的,搞人多勢眾啊?”
——“是啊,所以說哥也有反擊的權利啊,沒毛病。”
“呵呵,那你等著林海文行使他反擊的權利吧,希望你的說哥頂得住。”
——“哈哈哈,那我就等著,有本事,林海文就跟這滿微博的大號都對著幹,真當自己天神下凡了麼?笑話,哈哈,哈哈,哈哈哈。”
此時,營銷號們已經大舉出動了,有轉發“劇能說”的。
“電視劇沒有不可說,捍衛我們批評的權利。”——妞妞他爹。
“……沒有不可說,生活已經很憋氣,難道在網上批評一句還要被威脅?”——風吹裙底看風景。
“……沒有不可說,如果今天我們不站出來,那以後也不會有人為我們站出來。”
“……”
還有自己發原創微博的。
“原則不能改變,底線不能後退,自由需要捍衛,電視劇沒有不可說……不可說”——驢比馬大。
“……”
總是都是營銷號們非常擅長的,一句句“絕對正確”的真理出爐了,白來個營銷號轉發之下,閱讀數破千萬很隨意,熱門話題也上的很快。
動靜,大了。
“這些營銷號背後有公司的,大約這34個是一個公司,這28個是一個公司,然後這兩個是工作室……還有兩個是獨立賬號。”公關經理的工作做得很細致,當夜敦煌加班,林海文也顛顛兒跑來加班。
“這些公司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瞭解——”
“瞭解?”
“呃,是的,有一些他們內部的人,給我們通了一些資訊。”
“屁大點事兒,還搞得這麼複雜,雙面間諜啊這是。”林海文搖搖頭:“你說。”
“嗯,就是他們也等昨天的收視率出來,看到有增加,沒有受影響,才下了決定。一方面是要強化他們在網路宣傳中的話語權吧,另外一方面,應該也是和我們敦煌一直以來的矛盾爆發。”
林海文一聽就瞭然了,前世他作為神曲操盤手,跟營銷號打交道很多。確實,營銷號和他們億萬級別的粉絲,越來越成為網路營銷的主力軍——尤其中小成本,買營銷號幾乎成為必要的預算。
而營銷號公司化之後,也不僅僅是坐等生意上門了,他們也會主動出擊。敦煌就經常被他們這幾家公司聯系,作為“掌握網路話語權”的公司,他們還是挺牛氣的,對著敦煌還好,畢竟林海文字身就是超級大v了,坐擁兩千萬粉絲的巨號。要是小一點的公司,他們都是直接報價,接受不接受?不接受,那就黑你。
跟敲詐差不多性質。
敦煌一般不受這個氣,而且也需求不大,有時候即便買一點,也會談到合適價格。
這麼一比較,營銷號公司對敦煌怨氣滿滿也就不難理解,這會兒找到契機發難,倒也正常——讓敦煌吃個教訓,圈內他們說平趟有點過,可是阻礙大減是必然的。
“你覺得他們喊冤之後,接下來是要直接黑《甄嬛傳》了?”
“……我覺得他們,是在等我們找他們吧。”
林海文一愣之下才反應過來:“等我們認輸?”
公關經理尷尬點頭,他對自己大老闆的性格也是很瞭解的,認輸這倆字,他都懷疑在不在林海文的字典上,但對方確實就是這個意思——也不知道他們老闆是不是失憶了,居然指望林海文低頭認輸。
真覺得自己掌握著百來個營銷號,就牛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