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現代抽象主義,康定斯基或者馬列維奇,不會一開始就站出來說:我要創造一個抽象主義畫派,取代印象主義和古典主義,現在,你們臣服吧,都來追隨我吧。
估計會被燒死。
“海文覺得呢?”周彤生看他不說話,還特意問他。
江濤就笑:“他說人家不邀請他是看不起他,所以記了人家黑筆記,等著機會呢。”
“……我沒什麼看法,等什麼時候他們要弄個新油彩畫派的時候,我再來說話不遲。”林海文忍著笑。
一頓飯吃了仨小時,俞鴻特別有耐心,和小黃玩了三小時,最後分手的時候,還戀戀不捨的。
俞妃都想要跟林海文要這只鳥——或者養幾天。
不過終究沒開口,這鳥值多少錢她不清楚,不過看林海文的樣子,這鳥是很寶貝的,說出來也是為難人家。
……
祁卉確實是忙,忙著《甄嬛傳》的開播。
這部戲,從立項到選角,到拍攝,到宣傳,每一步都萬眾矚目的。演戲的這幾位,卓寧,於陽兮、李璐然、胡君這些,同樣也是未播先火,可以說期待值是相當高。
這不是什麼壞事,期待值高,自然收視率就會高。
但也算不上什麼好事,期待值高,就容易有落差,一點不滿意都會被放大成十分。
對敦煌來說,也確實是個挑戰。
製作部門不說了,宣傳系統、公關系統,都是如臨大敵,一方面要保持曝光度,另一方還要盡量壓低一些不切實際的聲音——收視率破50個點。
這不神經麼?
當五十年前呢?隨便一個電影出來就是萬人空巷。
祁卉在首播前幾天,忙得腳不沾地,林海文勸她不要這麼勞累,結果被瞪了——瞪得林海文都有點羞愧,這戲外頭都說是林海文的年度大戲,但他也沒做什麼。
所以痛定思痛的林海文,這一天休息,燉了一鍋雞湯,拎起來就去給祁卉送驚喜送溫暖了。
祁卉正在跟陽江臺、中河臺的人討論開播後的線上線下宣傳行程,就看到助理神色詭秘地來敲門。她一皺眉,覺得這助理不懂規矩。
“可能是有事呢,祁董您先忙,我們看看先。”陽江臺這位很客氣。
祁卉歉意笑了笑,走到門邊。
“林董來了。”
“林董?”
“就是您家那個。”助理是個年輕女孩,還挺大膽的。
祁卉這才懂,原來是林海文來了,她開門出去,就看著林海文揹著個手,在工作位中間轉來轉去。敦煌的風氣前所未有的積極向上,非常的好,大家都有一種“我愛工作”“沒有什麼能夠阻止我工作”“不工作,毋寧死”的昂揚氣場。
林海文一個轉彎,後面一個櫻桃紅的保溫壺露出來。
“海文。”
“啊,你開完會了?”林海文拎起自己的保溫壺:“當當當,猜猜這是什麼?”
“……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