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己一家獨有的産品,憑什麼要讓外人來分級?你市場認可就買,不認可就不買。怎麼沒見你組個書畫委員會,搞得滿天滿地都是假貨,看著好處就上,不要臉。”
孔明芳還回複他:“淩瓷固然是盛世陶瓷一家的産品,但不能因為其壟斷地位——是否要對其進行壟斷調查,應該由有關部門確定,我這裡不談。但他的壟斷現實,不應該剝奪消費者的權力,消費者花了更多的錢,結果買到的未必是更好的淩瓷,這難道公平麼?這種不公平難道要完全依賴盛世陶瓷的自我控制麼?當然,我並不是說盛世做的不好,我是認為,對他們自己而言,一個有公信力的組織來進行分級審定,也是有利於他們得到消費者充分認可,長久經營的。”
“臥槽,你還振振有詞了,不要臉的都有境界了。人家的産品,怎麼賣那是人家的事兒,你認就買,不認就不買,說人家連自己産品定價分類的權力都沒有的,完全是一種反市場化的思維。有人說珍珠、小龍蝦、大螃蟹都有各種協會、標準,但那是一碼事麼?一個是行業,一個是個體。跟淩瓷一道拿來比的,難道不應該是驢牌的包、香奈兒的香水這些麼?有些幾千塊,有些幾十萬,你怎麼不去組個委員會,給它分級定價?”
現在的網友是相當厲害的,邏輯犀利,孔明芳顯然不可能說服他,居然……就把這位的評論給刪了。
氣的這個網友,轉發狂噴他十三條。
林海文沒有看到孔明芳的微博,他是從盛世的輿情報告裡頭看到的——他們認為這背後意味著,有人想要藉此影響到盛世陶瓷對拍賣級淩瓷的出貨和存貨,如果標準出現爭議,那麼盛世公司的存貨量資料,恐怕就大失權威。
這才是讓林海文對程楊越刮目相看的更主要原因。
盛世當然有自己的應對。
當孔明芳的言論影響開始擴大的時候,盛世就公佈了自己的顧問團隊,以譚文宗領銜,一共13人的團隊,其中4位皇城博物院的研究員,3位國博的陶瓷研究員,剩餘6人,也都是中河省、安西省、海城市等陶瓷藏品極豐富的省級博物館的專家。
堪稱權威。
這還不夠。
林海文在微博上轉發,直接了華國藝術研究院的孔明芳:“孔研究員,除了這13位顧問之外,還有我林海文和淩鳴,華國之內,比這更權威的團隊,在哪裡?孔研不會覺得自己有資格名列其中吧?那就是在講笑話了。”
“大神不要這樣,打人不打臉。”
“本來就是強盜要求,大神還回應他,一點也不林大神。”
“頭銜還挺嚇人的,跟陳卓揚老先生一個單位呢,就是人sa了點。”
“這位沒嚇尿吧?”
林海文直接出手,真是讓孔明芳嚇得不輕,趕緊去找程楊越——如果不是程楊越,他吃飽了去給林海文定規矩。
林海文的戰績太可怕了,孔明芳接下這個活兒,那本就是膽顫心驚的,現在居然被林海文親自拎出來了,可不得嚇尿了麼。
“沒事,後面你別說話了就行,他不會找你麻煩的。”程楊越一個勁兒安慰他,愛撫了好一會兒,才讓孔明芳松緩下來。
不過這根本就沒完,稍微打擊了一下程楊越的企圖後,盛世陶瓷的動作更大,第二天,盛世陶瓷發布公報,稱:“近期我司發現,淩瓷的拍賣市場出現過熱過火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