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三天的時候,張雲林終於沒來了,說是身體不舒服,堅持不住,不能陪各位。唐徽倒是來了,在一幫青年名家裡頭,也不冒頭。
林海文也被顧海燕催著,開始發揮。
在黃河大河口瀑布上吟詩:“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
這一開句,就氣勢縱橫,意態萬千,叫好著無數。
再來一句:“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借景抒情!
朝如青絲暮如雪,感嘆時光流逝,兩鬢蒼蒼,再貼切不過就是林海文這一頭烏黑亮麗的頭發,可以拍洗發水廣告了都,這種感嘆,只能說是內心複雜多情啊,羨慕。
然後,沒了。
嗯?
“暫時就這麼兩句了,後面再補。”林海文不寫了,什麼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啥的,後面還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什麼,就有點不搭了,臨時讓林海文自己寫,他要有那個本事還得了。
隨後,林海文更是“詩興大發”,走到哪裡,寫到哪裡,下筆千言,倚馬可待。
在磬山泰成樓上,遇到驟雨,洋洋灑灑寫就《泰成樓上書》: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泰成樓下水如天。
在洛城雲山森林公園,面對春景山石,林海文隨口吟出《雲山深處》:“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複照青苔上。”
在洛城山水第一景天門山對峰前,他更是“作出”讓所有人擊節贊賞的佳作:“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還。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這首《望天門山》,幾乎是林海文抄的最舒暢的一首詩了,一氣呵成,滿身通暢。
這山,就叫天門山,這水,就是楚江,這隔江而對的兩座山峰,本就名揚天下,而不遠處不知是漁船還是帆船,在落日餘暉中,果然煢煢而來。
他幾乎相信,李白當年所見,一定也就是這麼一副景象了,不會有半分不同。
……
名作疊出,一首一首地傳出去,還在洛城的幾位老頭領導什麼的,當然頭一個時間就看到了。
張雲林聽著半篇《將進酒》,臉色難看,再聽《泰成樓上書》,更黑一分,聽《雲山深處》,老臉皮開始抖,再到《望天門山》,已經是黑如鍋底,顫顫巍巍了:“都是他一個人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