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文就問他,覺得自己水平怎麼樣?
拖尼特也是無語。
嘴巴上不說了,心裡就打著來一趟華國,看看這裡人水準的想法。而這一次來,他顯然是比較滿意的,尤其是王鵬的水準,24歲,他這個水平在法蘭西也是最頂尖的了,他又是學於林海文而不類林海文的,有自己的方向出來——王鵬本來是前蘇那種極致寫實主義的風格,後來則有一些古典主義的典雅感融合其中,結果現在呈現出來的,說它是一種顯微級數的古典主義風格,還是比較合適,和林海文兼顧了色彩、格局、光感、構造等等全方面深入的源古典主義,是有相當大區別的了——也就有一家之言的意味。
這是格外不容易的。
立言立說,在任何藝術形式當中,都是一種很高的境界。
阿德裡安·戈特利布那邊,也差不多,他對林海文更加信任,另外他也不是老美建制派的一員,老美最火爆的還是抽象主義,現代主義,他這種文藝複興時代的“遺少”,雖然有名氣,也有市場,但不是主流,他的認可也就來的更為輕易一點。
另外像程逸飛,以及之前和常碩聯名發文的那幾位,也都是這個大計劃的一部分——作為在國際上叫得出名字的華人油畫家,他們為此出力,既是順理成章,也是非常得力的。
……
聽林海文說完,蔣和勝他們居然有點慶幸感。
如果不是林海文弄出這麼一幫牛逼哄哄的學生和門人,這次說不準華國就入不了人家的法眼——當然林海文沒弄出這些人,也就不會找他們來了。
林海文說完,就沉默品茶了,留下這幫老東西一層層地死腦細胞。
是一個難以拒絕的餌啊。
華國和法蘭西、老美,共同來倡導一項主流國際賽事,這幾乎在形式上讓華國油畫屆,一步就邁入到世界油畫的主流敘述中去了。當然後面能做到哪一步,就要看自己的水平,但至少說這個平臺搭的,絕對是高階大氣上檔次,又有面子又有裡子。
可是這塊餌也不是那麼好吃的。
固然說黃帝展才是國際比賽的華國區部分,但如果其他的青年展不隨之變動,怎麼能保證黃帝展能夠選出足堪一戰的人呢?難道次次都指望林海文出來當超級英雄?那就太可笑了。
“呵,”蔣和勝自嘲一笑:“先是威逼,現在又是利誘,行了,我算是明白過來,咱們不就範是不行了,現在的年輕人啊——”
“這就叫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林海文搖頭晃腦,念出這首“他的”大作。
“……”
蔣和勝狠狠瞪了他一眼,你還飈起詩來了,是誇你麼?是誇你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