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的顯然是《德拉克西》《兩棵樹》和《沙發女郎》,《德拉克西》出現了之後,那個女人又消失掉了。莎士比亞手裡的《兩棵樹》,以及美國代理人手的《沙發女郎》,則都還在倫敦。
林海文沒有跟司蔚說這些。
他就該不知道啊。
司蔚倒是說走就走,他直飛倫敦,待了幾天,沒機會看到真跡。結果聽說巴黎有一場科隆迪亞畫廊藏品的拍賣會,包括委拉斯貴支的《紅衣的腓力四世》等名作,沒有弗洛伊德的作品。林海文的《大地母神蓋亞》,也因此在短短時間內連續上拍。
這一次的底價提高了一倍,可能也是科隆迪亞的底線,60萬歐元。
司蔚就飛巴黎去湊熱鬧。正在巴黎的哲昇和谷萩,託了哲昇身價不菲的福,也弄了個位置進去。
哲昇特別有心情地全程跟林海文私聊直播。
“62了,68了,70了,哎哎哎,沒動靜了,你這貶值的太快了——臥槽!”
“怎麼了?”
“那個地中海,剛才一直沒聲兒,居然一下喊了個90萬!瘋了吧?”
沒等林海文回他,他又繼續發過來了。
“!瘋了,感情剛才那幫人都是小打小鬧的前奏啊,大手還在後面?”
林海文其實知道《蓋亞》要上拍,就知道它的價格還是會漲一點的,畢竟經歷了霍納和科隆迪亞畫廊這麼一遭,讓《蓋亞》的名氣是翻了好幾個跟頭,基本算是林海文的知名代表作了——雖然他也就這麼一幅賣出來的。
“120萬了!沒人了,沒人了,呼——”
“你這是什麼意思啊?我的畫能賣高點,雖然我是撈不著,不過一高興,回來也能請你多吃兩個羊肉串兒啊。”
“我心髒病都快犯了,這特麼就900萬人民幣了?瘋了吧?”
瘋了吧?
《大地母神蓋亞》二拍價格傳回華國,這麼問的不是一個兩個。
付遠都給司蔚打了電話:“這個價,真的?”
“真的,人家沒有請代理人,波士頓的一家藝術基金拍下來的,說不定就要捐給波士頓美術館呢。”
“波美啊……那還是關系戶啊。”
“嗤,老師,這算得上是關系戶麼?人基金會捐給誰還不一定呢,什麼時候捐就更不一定了。”
“啊,看不懂了,看不懂了,他才20歲,以後這個價格,不長了麼?”
“美國那個阿德裡安,畫文藝複興風格的,人早就破1000萬人民幣了,不也就三十多麼?現在藝術家在世的紀錄,裡希特的那幅,都賣到2億多了。且有空間漲呢。”
“可是,他是咱們華……”
這些私下的討論,一直持續到西班牙塞維利亞的弗拉格美術館,宣佈以85萬歐元,將《燕明園小街》賣給了同一家藝術基金。
弗拉格博士說:“我們依然對林海文的作品極為欣賞,之所以出售這幅優秀作品,是出於豐富館藏,以及支援更多的西班牙青年畫家的目的。”
85萬的價格,比《蓋亞》第一次拍還要低5萬,這讓不少人鬆了一口氣。
當然,也讓一些人動了心思。(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