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喔,你好啊,來看畫展啊。”林海文點點頭,露出一幅長輩的慈愛表情:“這裡有不少大師真跡,多看看有好處。當然,還有一些比較優秀的當代畫家作品,你也不要小看,你這個時候,還是多看多學多臨摹,才能進步的快,先吃透再來突破。”
“……是,謝謝林先生。”
鹿丹澤那叫一個糾結,他原本想著的,不是這樣的,雖然賣不成學長的面子,至少混個同輩啊,這怎麼就成了後輩了?
“哎,林大師,那你能不能給我們推薦幾個,啊,當代畫家,最好是咱們國家的。”邊上有人來湊熱鬧。
林海文一想,閑著也是閑著,常碩說等會有事找他,但這會兒還沒輪到他。他就帶著幾個人開始轉悠,鹿丹澤糾結了一下,也跟了上來。
邊上就是清美塗剛的作品,作為付遠的愛徒,這個展他是錯不過的。這幅畫上描摹的是農家院落,散在地上的穀子,引來麻雀啄食。午後的光線很亮,一道一道的,和麻雀交織展現。確實體現了塗剛的水準。
“這幅《麻雀搶食》呢——”
“啊?它不是叫《光與靈》麼?”
“故弄玄虛,你們看,它不就是麻雀搶食麼?”林海文一指,也沒人能反對啊,本來就反映了麻雀搶食的畫面來著:“是吧?這幅畫呢,塗剛這位畫家,雖然也是成名已久了。但價格不高,成交的也不多,不太受到收藏家的喜歡,去年有一幅吧,好像是10萬,人民幣啊。當然,這也是有原因的。”
鹿丹澤站在他們後面,又一次糾結了,當他看見塗剛,還有司蔚走過來,也站在林海文他們後面的時候。
至於塗剛的10萬人民幣,鹿丹澤記得是他早年的一幅畫,比較小,大概就a4紙那麼大,拿來介紹塗剛的市場價格,真的大丈夫?
“塗剛這個畫家呢,比較固步自封,喜歡喊高調子,風格融合啊,東西方融合啊,什麼華國特色的油畫作品啊。但其實呢,兩邊不落,西方畫派他都沒學會,就更別提融合的事情了。”林海文順便黑一把付遠跟塗剛的美術理論:“所以他的作品啊,大多數都是融合的半成品。你想想,誰願意去買一個半成品呢?外面套個破三輪的殼子,裡頭它是賓士的發動機,也不會有人願意花100萬去買啊?是不是這個道理,大家說。”
“大師說得有道理,我看著這幅畫也很僵硬。”大姐品評了一下:“有一種不協調的感覺,應該就是大師說得融合的不好了。”
“您的鑒賞力,一個字:好。”林海文給她點了個贊。
大姐受到鼓勵了:“大師,那再看看別的吧,別在這浪費時間了。”
“好好好,那邊是常碩先生的新作,我帶大家去看看。常碩先生是目前國內,甚至是國際上最有名的,藝術性最強的,最受市場認可的華國油畫家之一。今天大家能夠在這裡看到他的作品,可以說非常難得,非常不容易,是一個極其珍貴的經歷啊。”
林海文說完,轉身過來,一眼瞅見了臉硬的都快掉下來的塗剛,還有他邊上笑嘻嘻的司蔚。
饒是林海文如此厚的臉皮,都僵了僵,不過他反應還是快的。
“呦?塗剛老師,剛才我幫您介紹了一下作品,就怕不到位,您還是自己再說兩句?”林海文呵呵一笑,看向鹿丹澤,突然記不清名字了:“鹿……丹丹啊,你剛不是說組委會找我?走吧,大家夥再見啊,我有點事。”
然後,他就走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