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文那邊訊息當然就多一點,雷思玥打算在臘月22的慰問老幹部文藝彙演上唱《好日子》,祖靜、雲思思避其鋒芒,《東山頂上》和《塞北的雪》,都將在臘月24的全軍新春文藝表演上首次亮相。
至於譚雲秋的《我愛你,華國》,則要到正月初八的“青春放歌,金色年華”老、青年藝術家聯合彙報文藝演出上第一次登場。
各有各的盤算,這就不是林海文的事兒了,反正前前後後,四首歌他拿了100萬入袋,這在歌舞團裡,已經是天價。也實現了在嚴肅音樂界裡頭揚名的計劃,至少在這些歌都撲街之前,尹圓圓之流,不會再來給他丟白眼了。
丟白眼畢竟討人嫌,又不能撿起來給她塞回去。
至於那些蜂擁而至的求歌人,林海文自己是不搭理的,都由木谷推掉。其餘能夠得上他的,也就沒幾個人了,自認在他這裡有面子的,輕易不會跟他開口。
……
臨近年底,一邊是掃尾工作,一邊是開始新的計劃。
影視部那邊,有不少跨年的專案,比如陽江的《人間正道是滄桑》,轟轟烈烈的開年大戲,這邊要配合的就很多。《亮劍》本身就進行的晚,這會兒還在拍,估計年後還得繼續拍一頓,畢竟是暑假播,時間還多。《我可能不會愛你》的出口外銷,也有眉目,人家過春節的還好,不過春節的,難免要解釋要協商。
敦煌娛樂電視製作中心,除了已經製作收尾的第一季《舌尖上的華國》。跟中河臺聯合的另一個大型專案《遠方的家》的第一季“百山百川行”,也在籌備當中,這個節目的成功,應該歸因於沉浸式、體驗式的一種旅遊節目製作方式。目前華國還沒有這種,大部分都是導遊式的、表演式的,主持人穿的漂漂亮亮的轉一轉,放一放風景片,找一些領導、專家介紹一下,觀眾已經有審美疲勞了。
所以這個創意一提出來,中河臺就非常願意做。
但這個節目有一個問題,原來是央視做的,人都願意給面子。但中河臺和敦煌來做,在中河省當然沒有問題,可是一旦出了中河,就很難說能得到配合。這是個問題,後來雙方是又找了一個合作夥伴——文化部對外聯絡局。
等於是再剪幾個外語字幕版本出來,來找境外電視臺合作,傳播華國的山川風物之美,這是聯絡局願意做的,而且,也不要他們幹嘛,就是出個文化部的名頭,大大一份政績就擁入懷中。
“目前的話,攝影師比較難找,最好有這種走南闖北經驗的。我們原來那些,都困在《國寶檔案》裡了,新組幾個團隊,就挺困難。”盧銳彙報了一下進展,也得說問題。
“攝影師啊。”林海文想了想,突然叮咚一下,他還真認識一個,喜歡走南闖北的,就是不知道他願不願意:“你聽過路繁櫻麼?”
盧銳也是眼睛一亮,路繁櫻憑借“鑽石恆久遠”廣告拿到攝影學會金攝影機獎之後,名氣是大了很多的:“對啊,他那支廣告片,是咱們公司合作的呀。”
“那會兒,敦煌還沒成立呢。”
“你在就是敦煌在啊。”
“呦,盧總監最近,好話說的挺多啊?”
自從林海文把畫展機會給了孫唯,盧銳對他就鬆快了不少,玩笑話說的更多了。
“嘿嘿,路繁櫻應該沒問題的,我見過他的一些作品,就是聽說他一年只幹三個月,不知道能不能請來,不過這會兒,他應該就在京城啊。”
林海文點點頭,在電話找到了路繁櫻的電話,撥過去:
“大路啊,我是你是海文哥……行吧,林海文,林海文,”林海文咧咧嘴:“有個事兒找你說說,你有空啊?”
“在家呢,要不約個地方?”
“你沒搬家吧?那我下班順路,在你們家樓下找一個地方?”
大路顯然是剛睡醒的樣子:“那你上來吧,給我帶份飯,我一天沒吃東西呢。”
“……行。”
林海文提前翹班,拿著幾盒外賣敲開了門,房子不是很亂,大路也起來了,但最吸引林海文的目光的,不是人,而是貓,準確的說,是一隻正在吃食兒的貓。
“大路,你為什麼在貓盆上插塊檸檬啊?配水果?”
“你能喝雞尾酒,我們家大白不能吃雞尾貓食啊?貓的也得過的有格調一點。”
“……喏,你要的炒雞雜。”林海文面無表情地把外賣遞了過去。
格調你個姥姥。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