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那謝謝您啊。劉總監。”
“客氣什麼,等緩一緩,這個風頭過了,我們再看有沒有機會。就沖你那天一口答應下來,我也記著你的好。”
“行,再見。”
放下電話,林海文想了想,劉付培是有點交情,但他敢說以後有機會,應該還是問題層級沒有高到頂上去,估計是綜藝頻道那頭現在拿著春晚當令箭。
敲了敲桌面,林海文看著案頭上那一大堆書本、報紙、期刊——都是那些罵他的人,過往的作品,能找到的,木谷都給他找過來了。他拿個中指看的很辛苦,都快抽筋兒了。
一個人如果沒有弱點,那確實是不好對付的。不過能站出來弄林海文的,名利總得求一樣,這樣的人,總歸不會是什麼白蓮花。
養小三。
收錢、送錢。
權力掮客。
這些念頭,都在他們的作品裡頭閃現過很多次。
林海文的目光最終停留在張贇的散文集《鄉河》上,笑了笑,意外之喜啊。
……
下午,林海文和傅成去了一趟田桂園文物市場,時至今日,這裡頭真東西已經很少了,除非了邊上的幾家老字號,不過那個價格,也不會讓你好過的。要說二十多年前,這裡剛剛興起文物交易的時候,那真是真貨遍地,誰要是有那個眼光和資本,弄一批名家字畫、官窯瓷器、紫檀傢俱什麼的,現在也得是大收藏家了。
林海文也沒去那些老店裡頭,而是在字畫的攤位裡,繞了幾個來回,隨著書法和油畫的進步,他的鑒賞水準,其實也是在進步的。當然,距離鑒寶,那還差一點。
“老闆,我聽說這裡的東西,不太真的。”傅成忍了又忍,終於在林海文買下第四個畫軸的時候提醒了他。
林海文點點頭,“反正便宜,掛在辦公室裡,裝裝樣子,總比新的開著有文化。”
“……您說得對。”
他想一想還真是,拿回去用玻璃框一裱,誰還真能看出好壞來,反正林海文都是買的不太知名的書畫家的作品。
“您為啥不自己寫啊?”
“累得慌。”
逛了三個多小時,林海文抱著11個畫軸離開田桂園,花了小兩萬塊,估計是肥了好幾家小攤販。
回到家的時候,門口被圍了好些人,還有倆公安。
“怎麼了?”
“哎呦,您回來了?”鄰居也都知道,這裡住著一個文化名人,都挺客氣,不過今天看他的臉色就有點奇怪了:“就是你家裡頭,六點多的時候,開始有人在喊‘救命啊,來人啊’,我們就只好報警了。”
林海文一臉黑,賤鳥,還瞅著下班時間開始喊,真是要成精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