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偶爾也會有意外發生。
到了一個轉角的時候,大家正各懷心事的往前行著,冷不防迎面走過來一位老太太,伸臂將他們給攔住了。
這是位鬢髮皆白的老人家。笑容十分和藹,面色黝黑,十指粗糙,顯然是做慣了農活的。
元槿四人面面相覷,誰也不曉得這位老人家是誰。
繁興當先邁步出去,溫和的說道:“老人家有何事?可是需要幫忙?不妨說來聽聽,但凡我們能夠相幫,必然出手相助。”
他這樣說也是有他的道理。
若是老人家遇到了什麼難事,不會牽連太多的話,順手幫一幫也就過去了。免得老人家受難為,他們也無法儘快脫身。
繁興本就氣度儒雅,雖喬裝過,但是那份沉靜的氣度卻半分都沒有改變。一開口就讓人如沐春風。
老太太的笑容愈發深了些。
但她擺了擺手,示意自己不是要尋求幫助,又說道:“這位小哥不必如此。我是瞧著你們兄弟兩個眼熟,想著咱們或許是鄰居來著。所以路上碰到了,打個招呼。”
繁盛繁興頓時反應過來了這一位是誰。
說實話,隔壁的那家人,他們打聽過了,是家本分老實的。又見他們並沒有逾越的非要來打擾元槿的生活,一直規規矩矩的在自己家小心過活著,所以,四衛就沒有太過留意。
誰曾想居然路上巧遇。
繁興一下子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只能笑道:“真是好巧。”
“可不是,當真巧了!”
老太太是個愛熱鬧的,見繁興開了口,就也開啟了話匣子,“我啊,早就想拜訪拜訪你們了。不過我家老頭子說,你們家大人或許是亡故了,只兄弟姐妹幾個過活,我們怕是和你們說不上什麼話,就一直沒過去。剛才我瞧著你們兄妹幾個,都是面善的。就想著過來說說話。果然,都是好孩子。懂禮貌,好!”
繁興平日裡不需要去應付這些老人家們,並無經驗。看著絮絮叨叨的老太太,他有苦說不出,只能溫文的淡笑著,而後朝著繁盛求助的看了眼。
繁盛在旁邊閒閒的揚了揚眉,並不回應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意思很明顯——自己作孽非要過去回答她的,自己應付!
繁興苦不堪言,只得回頭望向元槿。
元槿哪裡看到過繁興這般苦楚的模樣?當即笑得眉眼彎彎,合不攏嘴。
她知道,以四衛的手段,真想漠視一位老太太的話,直接給一記冷眼將她嚇住,而後不管不顧的繞過她去,就將事情給簡單解決了。
顯然繁興一來不想表現得太過強勢引了旁人的懷疑和注意,二來,是看這位老人家心地不錯,他不想讓這位老人家太難過。
元槿到底沒法看著繁興這樣“受苦”,就給秋實使了個眼色。
秋實本是在公主府里長大的,見過形形□□的客人不知凡幾,對付一位老人家綽綽有餘。幾句話就將對方的身份問了出來,夫家姓錢,如今年紀大了,別人都喚她一聲錢阿婆。
秋實將錢阿婆逗得眉開眼笑,甚至還將手裡的鵝蛋拿了個出來塞給她。
臨分別的時候,老人家甚至還和元槿她們說:“往後多走動,多來往啊!”
秋實不敢應聲。
元槿笑著點了點頭,秋實這才笑著應下了。
錢阿婆高興極了,邊走邊回頭說道:“過幾天我的醬瓜醃好了後,給你們兄妹幾個送些過去!”
之前元槿和秋實便是以姐妹相稱了。剛剛錢阿婆口中說著“你們兄妹幾個”,所以,元槿她們和錢阿婆說話的時候,索性用了兄妹的名義。
於是元槿一下子多了四個哥哥、三個姐姐還有一位乳母。
好在有了這樣的“妥帖”身份後,她倒是不用太過遮掩了。往後和近鄰相處的話,就這樣說,倒是沒有人去懷疑。
果不其然,過了沒多久,錢家阿婆就敲響了元槿家的大門,將醬瓜送了來。
孟媽媽就回了一些自己做的吃食來贈與錢阿婆。
老人家拉著孟媽媽的手絮絮叨叨的說了好半晌的話,便離開了。往後的時候,偶爾沒事了,就會過來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