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環視了下屋內,板著臉朝著元槿兄妹三個招招手,“都過來。”
然後,帶著三個孩子快步離去。
隱隱約約的,屋裡人還能聽到他的不住抱怨。
“我都走出去老遠了,一回頭,呵,人呢?我說你們三個,怎麼就不長點眼力呢?怪道我不在的時候讓人欺負死了。哦,我不叫,你們就不動?非得我三請四請的才肯出來?”
鄒元鈞認真地道:“您又數錯數了。明明只說了一次我們就出來了,哪裡來的三四?”
頓了頓,他又道:“其實我們留下也沒什麼不好的。看盡人間百態,權當長見識了。這麼熱鬧的場景可不多見。”
“臭小子。就知道你看著一本正經的,其實一肚子壞水兒。”鄒寧揚一巴掌拍他肩膀上,想起來之前那“一請”和“三四請”,哼道:“有你這麼跟爹抬槓的?嗯?”
回到青蘭苑時,郭姨娘和鄒元桐早已等在了院門口。
兩人一見到鄒寧揚,就行禮問安。
鄒寧揚對郭姨娘淡淡點了點頭,轉而和鄒元桐說了幾句話。
鄒元桐一改往日裡活潑的樣子,十分拘謹地回答了。知道鄒寧揚止住了問話,方才退到了郭姨娘身邊,低眉斂目地站著。
郭姨娘見了鄒寧揚後,顯然有種小心翼翼的驚怕和謹慎。
她甚至不會出現在鄒寧揚身邊三尺近的範圍內。只遠遠地跟著,細聲細氣地關切說著話。
鄒寧揚十句裡答不了一句。即便回答了,也只一兩個字,十分簡短。
元槿訝然。
細想父親對待妹妹的態度,嚴厲有之,慈愛不足。
倒也奇怪。
她見兩個哥哥對這種情形混不在意,好似早就熟悉了一般,便尋機悄聲問鄒元鈞,這是怎麼回事。
鄒元鈞知曉妹妹的疑惑。想了想,只簡單說道:“前些年發生了點不太愉快的事情。”
多年之前,父親回京述職期間,在家中和郭姨娘大吵了兩次。
看看四周沒了旁人,他與元槿說道:“彼時父親回京述職。走之前,和郭姨娘大吵了兩次。”
第一次大吵,他沒碰到。只是後來聽年紀還小的鄒元欽說的。
第二次,他卻是遇到了。
他本是來尋父親,討教幾個招式怎麼練。聽見父親在和郭姨娘說話,就沒進屋,站在外頭等。
隱約聽到郭姨娘說,求將軍給她留下孩子,畢竟也是親生血脈。又不住保證,找神醫把過脈了,一定一定是個女兒。還說,自己只求有個孩子陪伴,一定會好好伺候姑娘和少爺。
最後的最後。郭姨娘提到了母親。說,當初是母親做主讓她伺候父親的。
父親的聲音戛然而止。
那些日子,父親的臉色很不好看。
再後來,父親走了幾個月後,鄒元桐出世了。
鄒元鈞知道郭姨娘是母親懷孕的時候,母親做主給開了臉的。但,自從母親故去,父親一直沒有踏進過郭姨娘的房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鄒元桐是怎麼懷上的,鄒元鈞隱約猜到了點。
所以,他能體會到父親當時勃然大怒的原因。
但他看著郭姨娘這些年伺候妹妹還算是盡心盡力,又不想讓弟弟妹妹知道這些齷齪事兒,就沒提。
鄒元鈞只與元槿說道:“爹在的時候,你遠著點郭姨娘。不然,父親看了怕是不會高興。”
如果不是怕他們沒人照顧,想必父親也不願郭姨娘在青蘭苑裡做主吧。
如果不是怕他們沒人照顧,想必父親也不會讓祖母和二叔一家住進來。
內有郭姨娘,外有老太太和二房。
各有心思地互相牽制著,所以都不敢亂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