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昭平見眾少年離去。自己也不去贍養館了,因為樓戶之前就說了,那裡並沒幾個流民,卻原來都是官吏。而如今,不但城中並無流民,連那城中居民都在饑饉之中。於是,就會到國師館。將此事告訴了劉歆。
劉歆得了訊息。進宮見王莽。
王莽此時正與宮中忙得焦頭爛額。聽了劉歆之言,問道:“這訊息從何而來?”
劉歆便說了樓戶、遲昭平與少年之事。
王莽於是叫了王業來對峙。
王業此時正在長安城內,聞下人來報,說王莽召見。不知什麼原因。便辭了眾官吏。往宮中而去。
王莽見了王業,問道:“朕此前叫你於長安起贍養館。現在如何?”
王業答道:“贍養館已備,只是流民眾多,一時不能全進入。因此,臣與城外,蓋了連營三百裡,足夠容納十萬之眾。令民於斯。而於城中夠糧,用以養流民。”
王莽問道:“有人言,城中饑饉,又如何有餘糧賣予官府?”
王業答道:“皇上,人心不古。此必流民流言。但不知皇上從何處得來訊息?”
劉歆道:“遲昭平今日於城中少年得來。”
王業聽了,哈哈大笑,道:“國師是信城中無賴少年之言,還是信昔日賊人之言?”
劉歆道:“在下信樓戶之言。”
王業對王莽道:“皇上,遲昭平昔日乃盜賊,容易輕信少年誹謗官府之言。臣有證據證明,城中並無饑饉。且皇上於此稍後片刻。”說著,出了未央宮。對等在門外的隨從耳語了幾句。那隨從迅速飛馬離開,不久就回來。手中端著一碗粥。
王業端著粥。進入未央宮。將粥遞給王莽。道:“皇上,這是居民所賣梁飰肉羹,你嘗嘗看。”
王莽果然端去喝了一口。
王業道:“國師你也喝一口。”
劉歆也喝了一口。
王業道:“居民食鹹若此,如何會有饑饉?”
王莽對劉歆道:“那遲昭平之言,是否有所偏頗?”
劉歆此時也沒了主意。道:“遲昭平畢竟是個女子,容易被城中少年所騙。”
王莽於是就讓王業及劉歆下去。自己又在宮中忙了起來。
劉歆出了皇宮,回到國師館。此時天色已晚,國師館卻燈火通明。遲昭平此時卻又不知去向。
等了一夜。眾儒生再聚時。劉歆將昨日與王業對峙一事告訴樓遲昭平。遲昭平道:“此事,王業也是一面之辭。在下請親自出城一探究竟。”
劉歆卻道:“流民之中多有盜賊,外面有十萬之眾,還是請他人出去看看為好。”說著,還讓遲昭平多於國師館辦事,不好多走。這劉歆之意,是遲昭平曾為賊首,怕她出去會煽動流民反叛朝廷。
遲昭平雖然得了赦免,但在世人的眼中,一旦被釘上了道德的十字架,就永遠無法洗白罪名。她有自知之明。但是,對王業的說法,仍舊不信。於是便告假,去了王嬿處。對王嬿說了贍養館一事。
王嬿卻是相信遲昭平之言。於是就動身上馬,出了城。果然在那城外看到了連綿不絕的營帳,營帳這頭,立了兩排木樁,那樁都是削尖了的。木樁中間,塞著士兵。王嬿上前,那士兵攔住去路,道:“前面贍養館,閑雜人等,不得入內。”
王嬿對士兵道:“官爺,我是路過的客人,有要事出城。”
士兵答道:“王大人有令,請另擇他路。”
王嬿道:“那贍養館裡都是什麼人。為何不能從此經過?”
士兵道:“都是些流民。王將軍吩咐,閑人不得透過。”
王嬿卻拿出令牌,給了士兵,道:“這令牌可以透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