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善從牆後回答到:“甚好!”
話音剛畢,何武之間四面八方飛來長矛。十八人交錯排列,將何武層層圍在其中。
何武立於中間,道:“伊大人,為何如此對待本將軍?”
伊善道:“伊善已有證據,是你何武令人去毒殺王宇。”
何武知伊善剛直,非證據確鑿絕不抓人。如今見人已圍起來。知道事已敗露。便道:“是何武所為也罷!只是這十八長矛陣,難不住我!”說著,提起刀就往東北角砍去。而這長矛陣,十八對一,何武砍向一人,背後卻有十人刺來,前面八人相互保護。何武雖身處軍中,對十八長矛一時也無法沖破。但何武知道十八長矛的弱點,便是室內狹窄,不便展開。而伊善與陳述也已經繞過了牆,站到東北牆邊。於是就選擇往東北牆砍去。
果然,十八長矛,吃虧在人多矛長,雖然沒有傷亡。卻被擠在了東北牆。眼看就要亂了。何武使出千葉蓮花刀,只見那刀光滾動,踩著長矛就飄向伊善。
伊善雖管官兵,卻是個文吏。見刀光來,卻無處躲。陳述見伊善沒有閃躲。一把將伊善退開,兩手揚起,齊刷刷飛針出袖,叮當當刀冒火花。這何武一心去刺殺伊善,踩著長矛,高高在上,卻不了陳述一個毛頭小孩射出暗器來,慌忙提刀擋下。不想這麼一擋,腳下卻忘了,雙足立刻被數支長矛齊來穿透。摔在了地上。長矛隨機做棍,將刀打了下去,把何武架了起來。
伊善叫人將何武腳包紮好,做了個十斤的枷鎖,將何武鎖了起來。問道:“你為何要殺王宇?”
何武卻不搭話,直道:“你要殺便殺。”
伊善見何武嘴硬,也不多問。派人封了何武府邸,將其家眷也一併關入了大牢。陳述見何武入大牢,知道王宇被殺一案,自己查出了眉目。欲回安漢公府。伊善也要將此時彙報於安漢公。二人便一道來了安漢公府。
見到王莽,伊善說了之前情況。道:“王宇於獄中所供之人,卻無何武。如今為何偏偏是何武要殺王宇?”
王莽問道:“宇兒所說,都是何人?”
伊善道:“僅呂寬,衛姬兄妹。”
王莽道:“看來,此事,非同小可。但不知衛姬兄妹,如何處理?”
伊善道:“衛姬乃皇上生母,中山國距離長安遙遠。如若派人去抓,恐或引起諸侯叛亂。遂,至今,伊善不敢昭告天下。”
王莽道:“伊善所慮甚是,那就將宇兒供狀按下不發。先審何武。”
伊善告辭了王莽。回至府衙,卻見公孫祿已經跪在那裡。伊善因上前問道:“公孫大人,為何跪在伊善府衙?”
公孫祿道:“公孫祿與何武乃至交,聞得今日被抓,但不知其何罪。因此戰戰兢兢,前來問詢公孫祿是否有罪。”
伊善道:“現有證據,證明何武毒殺王宇。而何武也親自承認。但並未說關公孫大人何事。”
公孫祿道:“既是如此,公孫祿果然不知道。”公孫祿於是站了起來。問道:“但不知伊善大人,可有用得著公孫祿的地方?”
伊善道:“具體人事安排,明日早朝奏明太皇太後再行商議。”
公孫祿見伊善語焉不詳,知自己與何武關系,遂不多言。出了伊善府衙,來到自己臥室,掀開被子,揭開床板,只見床板下面,有一階梯。沿著階梯下去,下面是一條暗道,暗道邊放著火把和火摺子,點了火把,沿著暗道。暗道彎彎曲曲,卻無叉道,一路蜿蜒,直至一處,忽然開朗了起來。卻是一處山洞,洞頂射來一些陽關,陽光落處,見一大石圓桌,桌前擺著一圈木頭椅子。
公孫祿走向黑暗角落,那裡也有一處暗道。沿著暗道往前,又是蜿蜒曲折。走了許久,來至一處,卻被木板擋住了去路。公孫祿熄滅火把,黑暗中敲響木板,咚咚,咚咚咚,所謂“接二連三”。敲了兩回,退了幾步。過了一會兒,只見木板“呀”地開啟,露出一張六旬老人臉來,只見那人,頭戴瘋狂,面敷白脂,唇抹紅彩,身穿大紅零落,腳踩深綠布鞋。
那婦人黑暗中見不到公孫祿,問道:“何人?”
公訴祿拜下到:“公孫祿求見敬武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