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皇太後道:“董賢果然出手,去刺殺中山王後人了。”
王莽道:“僅是一封書信,仍不能動搖董賢權力。為之奈何?”
王太皇太後道:“不日即將組成五人會議。不知道其他大人起草地如何了。”
王莽道:“大人們都是博士出身,於政見各有見解。莽不知道他們會怎麼樣。”
王太皇太後道:“你乃儒林名人。與孔光相熟,不如登門一探。”
王莽離開太皇太後處,登門去找孔光。
孔光年事已高,然精神甚好。見王莽來,出來迎接道:“侯爺,大駕光臨。孔光有失遠迎。”
王莽道:“大司徒日理萬機,王莽有所打擾。還望恕罪。”
孔光道:“侯爺來此,可有要事?”
王莽道:“大司徒可知,王太皇太後奉皇上之命,召開五人之會。所為何事?“
孔光道:“自來國家大事,必有五大臣商議妥當。然後召開百官會議,聽取百官意見,再又五大臣一同決斷。以往都是皇上主持,如今,皇上託於太皇太後,概其龍體欠安。不能主持。”
王莽道:“大司徒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今皇上無有子嗣,而有病在身,但不知大司徒之見,皇上該立誰為儲?”
孔光道:“皇上富有春秋,立儲一事。是否言之過早?”
王莽道:“成帝富有春秋,可奈天不假年。如今皇上龍體,較之成帝如何?”
孔光道:“成帝體弱,好酒。皇上體弱,酒色皆好。皇上不若成帝。”
王莽道:“如此,如不議立儲,怕是皇上百年之後,又是一番腥風血雨。”
孔光道:“如此說來,倒也有道理。但不知侯爺意屬哪位?”
王莽道:“如今,就只有淮陽王劉寅與中山王劉衎,二位幼主,可當擇而招之。“
孔光道:“宣帝後人,也就只有此兩幼子。何其可悲。但不知擇何人而立之?”
王莽道:“擇誰而立,還望大司徒慎重考慮。”
於是,王莽辭了孔光。又道大司空彭宣處。
彭宣迎立王莽入內,與王莽詳談甚歡。王莽一樣說起立儲之事。直至何武、公孫祿。王莽一一傳達了立儲君之意。
隔了兩日,王莽再去尋四位大臣。
孔光和彭宣善未決定推誰為後好。
而何武與公孫祿卻避而不見。
王莽於是回到自己府中。
而此時卻從坊間傳來王莽刺殺中山王的訊息。訊息迅速震驚朝野。王莽府也被董賢派兵圍了起來。
但是,王莽也手握重兵,其兵輪流前往藍田賑災。見民間災情,深深感激王莽讓他們去體察民情,遂不信王莽刺殺中山王,於是誓死保護王莽。由此,兩軍膠著。
而王莽此時卻走出府邸。往董賢軍中走去。道:“弒君之罪,當誅九族。王莽請就縛,如若此時卻系王莽所謂。理當誅。”
董賢兵見王莽出來,正要上前將王莽拿下。卻聽得人群中人道:“且慢!”
王莽一看,是董賢。
董賢從人群中走出道:“刺殺之事,當屬謠言。不若請侯爺暫居府中,待查明瞭再定奪。”
眾兵見了王莽出來,本就不願意綁了。聽董賢如此說,也釋然,令王莽禁足宮中。
王莽遭了禁足。孔光四人開始議論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