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述得之眼前的是王爺,下跪道:“王爺在上,受陳述一拜。”
劉衎上前扶起陳述,道:“你即將扮作王爺,以後我們就做兄弟。如何?”
樓戶見兩小兒年齡相當,陳述長地健壯些,而劉衎卻有著天然的君子風度,成熟許多。道:“王爺人中龍鳳。陳述鄉野村夫,哪敢高攀?”
劉衎道:“什麼鄉野村夫,人中龍鳳。本王一向不屑。來,我們就此結拜!”
樓戶仍想推辭,衛姬卻道:“我這皇兒自小任性。但好在禮賢下士。他既喜歡結交兄弟,就讓他結交吧!我也多個義子。”
陳述稀裡糊塗地就跟王爺結成兄弟,還受命假扮王爺。便十分認真地假扮了起來。而劉衎,則換上了陳述的衣服,顯得有些鬆鬆垮垮,然而,窮人父母總喜歡給子女置辦大些的衣服,看著也不奇怪。
準備妥當,衛姬著人去吩咐將士放人進來。
陳述留在了衛姬處,衛姬捨不得劉衎離得太遠,叫人把樓戶一行人安排到了與自己寢宮一牆之隔處。
李心君一覺醒來,發現行管除了自己和兩個丫鬟。其餘之人已經不知去向。
問了宮女。方知昨夜已經變了行館。宮女們此時在等著李心君動身。一起去新去處。住的地方離衛姬處有不少的路。李心君沒有什麼行李,就一個簡易行囊,一把弓,一袋箭。讓衛士引路,穿牆過巷,輾轉來到新處所。
樓戶已經等在那裡。而隨從卻換了模樣。李心君昨日見過劉衎。便道:“樓爺何事讓王爺作為隨從了?”
樓戶上前附在李心君耳邊,將昨夜之事略說一番。李心君會意,上前拉住劉衎之手,道:“陳小弟,快叫姐姐。”
劉衎於宮中所見女子,母親對他多半嚴肅,宮女則是對他畢恭畢敬。三個妹妹尚小。而今,忽然來了一個姑娘,握手歡笑。覺得撥開雲霧見日月,方才還有點離開母親的不捨,此時卻心情好了起來。叫道:“姐姐。”
李心君“哎”地一聲,拉過劉衎左看右看。道:“你是我見過最標緻的男娃兒。”當然,匈奴男兒,風吹日曬,而劉衎自小在皇宮中長大,養尊處優,又有良師教導詩書禮樂,不經人間疾苦。豈能不好?相比陳述自小貧苦,雖跟樓戶半年有餘,自然帶著鄉間淳樸,又比劉衎多了幾分陽剛。
劉衎聽了李心君之贊,心也歡喜。卻拉住李心君道:“姐姐,我們去找太後和王爺吧!”
說著,帶著李心君出來。樓戶在後面跟著。兩個丫鬟卻不再跟來。過了一條巷子,穿過一道門就來到了衛姬宮。
衛姬看見劉衎過來,歡喜道,王兒,你來了。
劉衎爺迎了上去,撲在衛姬懷裡。
李心君看道陳述立在一旁,穿著王爺服裝。還真是有點王爺模樣。格格笑了起來。問道:“王爺,衣服穿地還慣?”
陳述道:“重了點。若當官都穿這麼重的衣服,我還是不要當官了。”
劉衎道:“弟弟休得如是說,衣冠服飾,乃定尊卑明正朔之依據。此乃禮節,不得不如此。”
陳述和劉衎兩人畢竟是小孩,很快便熟絡了起來。衛姬見此,心也寬了些。漸漸地,也開始喜歡起陳述。昨夜收為義子之說,此時也覺自己做地不錯。
此時,衛士上來報道:“公孫仁求見!”
衛姬領著陳述,劉衎隨樓戶一行退到了幕後。
公孫仁上來。道:“公孫仁見過太後。”
衛姬道:“哀家偏安中山。不知紫陽縣令受朝廷之命而來,所為何事?”
公孫仁道:“昨夜已遞上詔書。實乃奉皇上之命,前來保護王爺。”
衛姬道:“中山哀王因受誣而懼罪身亡。兩年來,皇上對我母子甚為關心,但並無差人保護。如今,是何原因,需要保護?”
公孫仁道:“臣乃邊疆小吏,機緣巧合,有朔方太守引薦皇上。皇上體諒中山王孤兒寡母,特差公孫仁押送財物。日前得到訊息,有賊人將對王室不利,皇上又無有子嗣,為漢室江山,分派人馬,前去保護年弱孤寡者。而公孫仁有幸,希望不辱使命。”
衛姬聽了,似乎不無道理。便道:“多謝皇上關心。公孫大人,你可先行回去休息。護衛一事,前去與國舅商量。”
公孫仁道:“公孫仁不才,願伺候王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