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王太皇太後卻沒有責備的意思,到了皇上處。只是吩咐眾人,節哀順變。當王太皇太後離開時。董賢看著劉欣,昔日的音容笑貌,昔日的一代帝王,如此悲涼地躺在那裡。一切的歡愉,一切的榮華富貴,隨著那即將腐爛的身體,也即將腐爛在歲月裡。
董賢見劉欣已成屍體。抱了許久,無力迴天。此時悲傷徒勞。適逢太後剛走就派了人來叫他去東廂。董賢來道東廂,太皇太後見面就問:“皇帝駕崩,大司馬決定如何發喪?”
董賢道:“微臣,不知。”
太皇太後道:“皇上平日對你寵幸有加,唯有你知皇上心意。如何不知了?”
董賢摘下官帽,跪地而泣,道:“董賢深受聖恩,恨不能以身相徇。然皇上心懷設計,如今又無子嗣,駕崩一事,事關重大。董賢不敢貿然決定。”
太皇太後道:“你既知皇上駕崩事關重大,就該知接下來該如何處理。”
董賢道:“國不可一日無君。皇上無子嗣,理應秘不發喪,先選新君。待心君入朝後再行發喪。”
太皇太後道:“大司馬仍是大司馬,辦事一點不糊塗。在立新君之前,還請大司馬預備發喪一事。”
董賢道:“臣悲慼難斷,六神無主,只怕不堪重任。”
太皇太後道:“發喪,國之大事。乃你大司馬份內之事,萬勿推辭。”
董賢道:“於禮,不可推辭。於情,臣惶恐之至。”
太皇太後道;“即言於禮。新都侯日前賑災已回,如今賦閑於家。哀家讓王莽來助你。”
董賢聽是王莽來幫助發喪。知道皇後說這麼多話,其目的於此。便推辭道:“王莽天下閑人,藍田災後未平。臣請另請他人。”
太皇太後道:“皇上位極至尊,非得一懂禮之人方見其誠。你且不必再言。”
董賢告辭了太皇太後,連夜至皇上寢宮而來。只見寢宮宮女太監皆已退下。只留皇後於此。
皇後見了董賢來。道:“你終於來了。”
董賢道:“讓你久等了。”
皇後道:“太皇太後詔你何事?”
董賢道:“令董賢行發喪一事,王莽佐之。”
皇後道:“如今皇上崩,無子嗣。立儲一事,事關你我生死。為之奈何?”
董賢道:“昔高後,立幼主而聽政。皇後可擇眾劉氏後人幼者而立之。”
皇後道:“依愛卿之間,誰可立之?”
董賢道:“此事,董賢善無主意。皇後可知,誰不能立?”
皇後道:“為何有此一問?”
董賢道:“皇後不能立者,太皇太後必當立之,以孤皇後與董賢。”
皇後道:“昔日傅太後,告中山王後巫蠱一事。中山哀王怨我久已。”
董賢道:“怨,必當殺之。”
皇後見此時左右無人,靠近董賢耳邊道:“據聞皇上一日與眾臣前,言自己有堯舜之志。而皇上早已與大司馬共享江山。哀家有立你為新君之意,若何?”
董賢慌忙按住皇後嘴唇道:“不可胡言。名不正言不順,背天理,你我徒遭殺身之禍。不若立幼君而輔政,無帝王之名,行帝王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