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費尤兩人投靠蘇妲己,也是透過阿霞這個門路。阿霞也擔心日後兩人得了蘇妲己的信任會做出不受控制的事情來,遂給兩人服了□□,兩人以阿霞意見為首。
阿霞只想謀財,不想害命。蘇妲己一個剛成型的妖不知道因果的厲害,她所做的日後都是孽債,天道豈會容她。可惜聽信女媧之言,還以為傍上聖人大腿,可以一步昇天吶。
當然阿霞又不是修道之人,惹惱了她也不會手下留情。
有費尤管仲在,阿霞在後宮收集金銀珠寶更加得心應手。
蘇妲己已經不滿紂王對皇後還有夫妻之情,遂想接了自己的琵琶精蠍子精姐妹進宮謀大事。兩人進宮之後紂王真的六親不認,在皇後又一次勸諫之後想把她處死。
阿霞勸說她把姜皇後貶為宮女,讓她給宮裡的人洗衣服。蘇妲己也覺得這樣解恨,只讓人費尤派人監視,繼續與紂王尋歡作樂。
費尤聽從阿霞的指示,只讓皇後在浣衣局待著,有宮女照顧。紂王的兩個兒子殷郊殷洪不滿紂王對姜皇後的處罰,想帶著皇後遠走,反而被紂王派兵追殺。
阿霞並不滿於費尤管仲從百姓之中搜刮錢財,遂向蘇妲己提議對周邊國家派兵,打得他們割地賠款求和。聞太師比幹對於紂王頻頻發動戰爭並不支援,商朝需要的是休養生息,但紂王執意如此也沒辦法。
阿霞覺得商朝的武將最後都是幫西岐打大商,還不如趁現在有力多打江山,擴大領土,以戰養戰。最重要的是搜刮戰利品貢獻給蘇妲己,也是貢獻給阿霞。
盡管沒了蘇妲己剖孕婦肚皮,蛇池烙皮這樣令人發指的事情來,民間還是怨聲載道,諸侯國也十分不滿。
他們給商朝進貢的東西越來越多,就意味著他們越來越貧瘠。如西岐,即使在蘇妲己的照看下不強求他們納貢,但只有一個諸侯不進貢更加惹眾怒,只能照辦。
阿霞是想諸侯國直接消失才好,這樣華夏統一程序加快,更顯歷史悠久。分封諸侯本就是自我分裂,權力大了誰還願意俯首稱臣呢!
紂王以前也是個好戰的,商朝臣子雖然覺得頻繁發動戰爭不好,但朝中武將並不願意放棄擴大領土建功立業的機會。
女媧不僅要求蘇妲己迷惑紂王,還要西岐起反心,這兩樣蘇妲己現在已經做到,因而並沒有注意到商朝的臣子沒有反出西岐的。就連殷郊殷洪也是在聞太師府上,追殺的任務也停止了。
阿霞已經不想管後事如何,臣子不反,商湯不滅。蘇妲己已經開始迷戀人間富貴,紂王連年派黃飛虎出戰,彷彿還是個英勇的皇帝,大商看著還是固若金湯。
盡管蘇妲己還惦念著女媧允諾的好處,但那琵琶精跟蠍子精卻沒有任何好處。阿霞利用這點勸說她們,還不如跟著紂王享受人間富貴。兩人深覺蘇妲己成功之後,她們獲利反而更少,也就不那麼積極的幫蘇妲己完成女媧交代的任務了。
兩人對於世界因果還是有一些瞭解,正是因為知道自己難以修煉成仙,從想沾蘇妲己的功勞獲利。然而在阿霞的指引下也漸漸明白蘇妲己的這個任務根本是大災難,商湯若真的滅亡恐怕蘇妲己承擔不起,反而會魂飛魄散。
姬昌與伯邑考同來朝歌覲見,沒想到蘇妲己反而看上他氣質出眾,容貌俊美。伯邑考面對昔日愛人難免心緒不穩,又見她舉止行為放蕩,忍不住出口呵斥。
蘇妲己自入宮以來哪裡有人敢違抗她的命令,只覺伯邑考不識好歹,想讓紂王下令殺了他。
到底伯邑考沒死,只是西岐的賦稅更加加重,諸侯國隱約結成聯盟對抗大商。
姜子牙奉元始天尊之命下山輔佐西岐,只先來了朝歌,在朝歌皇宮放了一把能夠斬妖的木劍。
朝堂會上蘇妲己在木劍下顯露原型,紂王驚恐,還好聞太師曾拜師截教碧遊宮金靈聖母門下,當場截殺狐貍精,真正的蘇妲己陷入昏迷。
紂王受了驚嚇,又被酒色掏空,阿霞擔心蘇妲己失敗女媧會再度派人出手,也毒死了紂王,自己轉世了。
紂王死後,聞太師尊殷郊為王,西岐諸侯國以商湯無道為名,正式發兵。
殷郊在聞太師府受教育,又經紂王接二連三的打擊,已經心思成熟。這場雙方勢力均勻的戰爭,鹿死誰手還未可知。
只不過發兵一年多,姬昌重病,即使姬發功勞大,姬昌還是惦念伯邑考與他在朝歌同甘共苦的日子,傳位給伯邑考。
伯邑考是仁慈之心,不喜歡戰爭,遂向朝歌求和。殷郊知道戰爭持續會造成社稷更加不穩,遂同意了伯邑考的請求,派人與他聯姻,正是昔日的蘇妲己。
蘇妲己陷入昏迷之後聞太師建議將她斬首示眾以儆效尤,不過殷郊殷洪並不同意,因為蘇妲己身上有控制姜皇後的蠱蟲。
雖然有法力高深的碧遊宮人相助,也解不開此蠱,不得不說系統出品的精良。
伯邑考得知蘇妲己仍在昏迷,還是向殷郊提出要求娶蘇妲己,可謂情根深重,不離不棄。
人間戰爭已經結束封神榜上還未歸位,這是天上聖人該憂愁的事了。
殷郊得阿霞留下的治國孤本指導,趁這時期削弱了不少諸國的領地,正慢慢的收回諸侯分封制。沒了西岐打頭陣,那些零零碎碎的諸侯不足為懼,也許天下將大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