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能了,”趙成松說,這個時候人多,又是眾人注意力最集中的時候,他要一次性說清楚了,“過來做活,一個月五百文到九百文的錢做底金,如果表現優異做出來的東西好,另外還有加錢的機會,且一日三餐全包,願意回家的也成,如果有路途遠的也可以住在這裡,
除此之外,如果趕上節慶,那都放假。”
其實說到這裡趙成松還遠遠沒有說完,可是人群中已經一片嘩然。
眾人直接將五百文給拋到了腦後,直接就聽到了九百文。九百文是個什麼概念?種田的莊戶家裡不少一年也就攢下這麼點錢。
且剛才趙成松說的一日三餐全包夜足以讓人心動。這裡招的是女工,不少人家的女兒都是被認定為賠錢貨,在家裡是沒有半點地位的。多給女兒孫女一口飯吃,那兒子孫子就要少一口吃的,多不劃算?現在好了,女孩兒們如果能送出來上工,還能在外頭吃喝,不僅能省錢還能為家裡賺錢,多好?
趙成松繼續往下說:“有什麼頭疼腦熱的小病,也能全在庵堂看了領藥回去,如果是大病,照著在紡織廠裡做工的年限也能得到一些補償。”
說道這裡,這已經是個人人都認定的好差事了。只不過有一點讓人遺憾。
“這只招女工?”人群之中有人問。
趙成松笑了笑:“上面說了,這倒不僅僅只招女工的,誰家裡如果有男娃子會織布繡花,那送過來也無妨不是,工錢和女娃子是一樣的。”
人群之中鬨然大笑。
這個時候哪裡有什麼男孩會織布的,那是不怕人笑話了。
“不過,”趙成松話鋒一轉,“現在要建廠房,本來也是要招工的,不過那個要過幾日,興許是直接去各個村上招工,到時候大家等等再看。”
建房子這個招工就不算特別有技術活的事兒了,有力氣跟著就能幹。而且這是庵堂發出的訊息,不少人還記得去年底的時候庵堂建立時,聽說可是頓頓有肉吃。
不少人立刻將趙成松的話給記下來了,等著這幾日都注意庵堂這邊的動向,另外又有人打算回自己村裡頭也和其他沒有出來的人說一說。
講到這裡已經說的差不多,趙成松便對眾人做了個總結。
“總之,這招女工雖然說是不限年齡的,可是還是要年紀得過得去,女娃娃要在十二歲以上的才行,太小的過來不定是做活還是我們照顧人呢,年齡再往上的,五十以上也不成了,手腳就不利落了,一臺機子給她做那就虧了,這個年齡你們都要記住了,不要到時候過來的人都不合年紀,那都是要被退回去的。”
眾人將這個又記在了心裡。
洶湧熱鬧了一陣的人群此時才有些開始散去。不過這也就是一會兒的功夫,等過一段時間換了一批新的路人過來,這事兒還是要從頭到尾說一遍。
最後說到天色快黑,趙成松的嗓子都快啞了,趕著在大夫回城裡之前讓他給自己開了一副潤喉的茶來吃。
招工的事兒這邊在進行,另一邊劉平南親自督導著工廠建設的事兒。
林若青手上不缺地,現在手上也不缺錢,粉黛經營到了現在,加上她原本就有的銀子,林若青手上總共有一萬一千兩銀子。
這筆錢可不是小數目,起碼建一個能容納百人的紡織廠沒有任何問題。
紡織廠如果成功建立,和粉黛又是不一樣的賺錢法。粉黛上頭如果說靠的是核心技術,紡織廠則是林若青真的完全未曾涉足過的領域了。
當然,未涉足說的是工廠的運營和建立,如果單說繡花織布,她和這個時代任何一個女孩子一樣,都是會的。因此在反複看了一些文字記述和奇拉給自己的圖樣以後,林若青也漸漸摸出了一點規律來。
宋國現在的審美偏好於大氣,無論從衣服的成色以及繡花的樣式,都很講求精緻與雕琢,布料本身大多以素雅為主調。
但是異域那邊不同,他們講求熱烈奔放,像是宋國大婚時候才會穿在身上的紅袍子,他們日日都能穿。更不說一些其他宋國忌諱的顏色,他們那邊也是毫不在意的。
總結起來就是更加熱情奔放。
紡織廠的選址距離別院和庵堂都不遠,建立好以後都是步行就能到的距離。既然要做,林若青就像認真做好。因此這一陣子她幹脆住到了別院這邊來,親自參與到了廠房的建設之中。
宋國這個時候還沒有大型的工廠,多的是像粉黛一樣的作坊。工人可能十幾二十人便也就差不多了。若是要說起來,粉黛還算是大的作坊了,現在隨著業務的擴充套件已經到了五六十人的規模。
不過紡織廠這一塊,林若青的規劃就不能只侷限在五六十人了。即便是現在不能馬上建成一個幾百上千人的大廠,但是在選址與規劃的時候,林若青還是將這些都考慮了進去。
生意麼,當然是要本著成功的去的,誰都不想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