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十一月十五,小寒將至, 冬天瑟瑟而來, 不過杭城裡頭卻反而比往日熱鬧起來。
農忙時候早就過去, 現在十裡八村正都是最悠閑的時候, 秋收後賣了糧食的農人多,手上有閑錢的更是不少。趁著集會拖家帶口過來趕集為後頭過年做準備的,也從十一月十五開了個頭。往後在過年前的三場集市,只會一場比一場熱鬧。
香姐兒今天起了個大早,在後院裡和敏姐兒她們一塊兒做了一頓比往日豐盛不少的早飯,有肉包子有小炒菜的。這是劉平南的意思,就是為了一會兒開張以後大家幹勁兒足一些。
鋪子裡另外三個男夥計分別叫來福來祥和來瑞, 他們如今已經不太到鋪子前面去, 大多隻在後面做些體力活和卸貨的活計。鋪子裡來的也是婦人和姑娘家多, 香姐兒她們招呼起來得心應手,也讓客人覺得更加舒坦。一些性格較為內斂的女孩兒原本惴惴地過來,一見鋪子裡頭都是些年紀相仿的人,也能放鬆不少。
他們一眾人在鋪子後頭吃早飯, 隔著圍牆就能聽見不遠處的主街上漸漸傳過來的熱鬧人聲。香姐兒動作快, 嘩啦啦將一碗粥給喝了趕緊,隨後就站起來去開門。
來福也站了起來:“我同你一塊去。”
兩人將鋪子的門板一塊塊取下來,來福很快就又去了後院點貨,香姐兒則站在櫃臺旁邊對著上頭的一塊兒鏡子照,確認自己梳妝沒什麼差錯後才鬆了一口氣。
每次趕集上都是鋪子賣貨的高峰期,今天後院備著的貨也比往常多上兩倍。不過準備得多的還是最平價的那一批産品, 連名字都沒有,統一隻叫潤膚膏,在這個基礎上才用功效不同稍稍做了區分。諸如增白潤膚膏,去面皰潤膚膏等等。
而這次十五要推出來的三塊新品則都有另外的名字,價格最高的那款叫玉容膏,而剩下兩款分別叫做月華露和雨潤膏。這一批産品的名字是定製瓷盒的時候就刻在上頭的,從瓷盒開始就與潤膚膏有著明顯的區分。
香姐兒已經將林若青準備下來的東西背得熟透,這些天裡她們往外說得不少,問的人也有,只不過真到了要賣的時候她們還是不免有些緊張起來。
香姐兒在鋪子裡面站了一會兒,敏姐兒她們兩人也跟著走了出來。三人也沒閑著多久,門外頭就有人結伴走進來。
來人是一個打扮樸實的農婦,她帶著一個約莫十歲出頭的小姑娘,兩人在店門口看了看,進門的時候還有些小心謹慎,先是立刻問了香姐兒:“姑娘,這兒是賣那什麼潤膚膏的地方嗎?”
農婦是從四五十裡外的地方趕過來的,這還是頭一回帶著女兒進城裡。她們村裡有兩個待嫁的姑娘用過這裡的潤膚膏,都說抹到臉上以後舒服得很。她自己也看了,原本那幾個和自己女兒差不多的姑娘家,如今一眼看上去是比自己女兒白一些。
俗話說的好,一白遮三醜,就算這白不是一下成了天仙,可也足夠讓人眼前一亮的了。更何況這東西又不貴,只是距離遠了一些難買到,上次她託人來買,卻沒想到沒有買到,這不幹脆就趁著年前來省城一趟的功夫,帶著女兒自己來看看了。
她們打聽了鋪子的位置,又讓村裡識字的老秀才將粉黛二字寫了下來,剛才在門口對比了一番鋪子的牌匾,看著是差不多,可看見鋪子裡面的裝飾,心裡的猶疑卻更甚起來。
這裡頭的裝潢也太好了些,幹幹淨淨整整齊齊,看著怎麼都不像是一樣東西只賣幾文錢的地方。
香姐兒見了農婦,笑著回道:“正是,大姐要買點什麼?我們今天正好有新貨上來,功效比以前的那些要好上不少呢。”
農婦聽了香姐兒的話,忍不住笑起來:“什麼大姐,該叫大娘了,你這姑娘真是客氣。”
農婦旁邊的姑娘看著香姐兒,有些奇怪,這城裡怎麼還有女夥計?
香姐兒笑著看了一眼農婦身邊的姑娘,她立刻看出這是要給誰買東西,便立刻上前親熱地將人拉到櫃臺旁邊。敏姐兒跟著從櫃臺裡面取出幾罐試用的脂膏,隨後將其中一罐子開啟。
“這是潤膚膏,五文錢一罐子,”香姐兒用小瓷勺挖出一小塊兒,放在小姑娘的手上慢慢揉開,“每天早上和晚上洗完臉以後用,能防著面板變粗糙。”
敏姐兒則跟著將另外一罐同樣取出來一點,跟著放到小姑娘的另外一隻手上:“這罐子是新品,叫雨潤膏,用上二十多天啊,整張臉看著都能通透不少,不過價格稍稍貴些,要五十文一罐。”
農婦在旁邊看著兩個罐子也差不了多少,因此疑惑這價格怎麼差這麼多。
不過小姑娘將自己的兩隻手舉起來看了看,扭頭對農婦說:“娘,這五十文的真好,一下就滲到我手裡了,你摸摸,我的手是不是滑溜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