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您急匆匆叫人喊微臣,可是有急事?”
太子道,“朱炎那個慣常會阿諛奉承的的小子就要入宮了,也不曉得鬧出什麼事情來,汪大人,您總要給我想個對策來。”
汪右林顯然就是□□,看太子說話這般親暱就能看出來。
汪右林安撫道,“殿下放心,陛下雖然年邁,可卻不是常人,雖說寵愛楚王世子爺朱炎,但是也知道不可亂了嫡庶。”隨即語重心長的說道,“現在就是看王爺您了,這都三年了,您那十幾個姬妾就沒有一個有喜的?”
太子朱重中等身材,膚白臉圓,挺著一個大肚子,就是一個胖墩子,他聽了汪右林的話,有些不自在的咳嗽了一聲,道,“我這…… ”太子不敢跟汪右林說,太子妃根本就不讓他寵幸旁的女子。
汪右林水晶心肝,一下子就明白了太子的顧慮。
說起來朱重這位太子妃是養在太後身邊的養女,被封為德清郡主,可以說幾乎是朱重看著長大的妹妹,生生比太子小十幾歲,前頭的太子妃生了三位郡主就病故了,那之後就娶了德清郡主,這位德清郡主是個醋壇子,嫁入東宮之後,第二年就誕下長子,那之後就把整個東宮管的銅牆鐵壁一般的,太子除了她就沒有親近過旁的女人。
也怪不得四皇子楚王殿下六個兒子,九個孫子,他卻只有一個太子妃生的兒子,卻也病故了。
汪右林不提這件事,道,“要不就從宗室的孩子裡選一個。”皇帝還有三個兒子在藩地,汪右林早就商量過太子,能否從中過繼一個。
太子嘆了一口氣,道,“就怕引狼入室。”
汪右林心裡忍不住想著,既然怕引狼入室,那怎麼就不努力下,這三年換做旁人,估摸著都已經生下好幾個孩子了。
但是這話自然不能對太子說,畢竟他當初看中太子的原因也是因為太子重情,不像是楚王那般,太過薄情。
“找個年歲小一些的,讓太子妃親自教導就是。”汪右林道。
太子也知道這時候已經到了下決心的時候,道,“我且回去想想。”這自然是要回去商議太子妃了。
汪右林道,“殿下,事不宜遲呀。”
過了幾日,就聽到太子決定選了晉王的小兒子過繼,那孩子才三歲,正是懵懂無知的時候,讓人抱過來養正是好。
皇帝聽了之後終於長長的舒了一口氣,對著給他研墨的汪右林說道,“重兒隨朕,是個重情的孩子,心裡都是德清那丫頭,自然不想親近旁人,只是有時候遇到國家社稷,就只能妥協。”說道這裡卻是忽然沉默下來,失神了好一會兒。
“陛下……”
皇帝突然道,“朕瞧著朕的時日不多了,你不用隱瞞,朕的身子朕心裡朕有數,只是有一件事,朕想臨死前去辦了。”
皇帝身旁的大總管蕭忠聽了差點沒跳起來,說道,“這時候出遠門祭拜故交?這不是要把我們的腦袋別在褲腰帶上?”
原來皇帝準備偷偷的出一趟遠門祭拜故交。
汪右林卻是冷冷的對著蕭忠說道,“他們都說蕭公公是陛下的心腹,最為陛下所想,誰知道到了這會兒卻是隻擔心自己的前程,全然不顧陛下的心願。”
蕭忠氣的一蹦三尺高,道,“首輔大人,您倒是忠心,您怎麼不說萬一在路上有個…… 這宮裡一日可都離不開陛下,您是知道的。”路上有個……後面的話蕭忠不敢說出來,但是大家都明白是什麼意思。
不管旁人如何阻攔,皇帝想要做的事情總是沒人能攔得住。
終於在清明節前出了宮門。
清明節前夕,家裡就開始準備掃墓的祭品,姜秀娘跟著姜老太太一起準備給故去的祖父的祭品,隨即想了想又給沈家姑奶奶也準備一份,雖然她離開了沈家,但是她心裡是真的把沈家姑奶奶當做長輩來看的。
姜秀娘還擔心姜老太太會不高興,畢竟沈家姑奶奶也是沈家人,忙解釋道,“姑奶奶雖然脾氣大,但是待人卻是極好的,那些年要不是姑奶奶幫著我,都不知道怎麼過來的。”
姜老太太聽了頗為感觸的說道,“應該的,點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是咱們姜家做人的原則,更何況這位姑奶奶不簡單呀。”
“您見過她?”
沈家姑奶奶尋常不見人,許多人都不知道沈家還有這樣一號人物,姜秀娘也是嫁過去之後,給她送飯才知道的。
“去談嫁妝的時候見過。”姜老太陷入回憶當中,“當時她說,我這侄兒委實不是好貨,你要是不想坑了你孫女,就不要嫁進來。”
姜秀娘聽了瞪大了眼睛,隨即想了想就無奈的笑道,“這還真是姑奶奶說的話,她就是經常語出驚人,卻句句都是真心實意。”
姜老太太嘆氣,道,“是啊,當時差點氣壞了,想著到底哪裡來的瘋子…… 現在想想,要是當初聽了她的話就好了。”
“祖母,我現在不是也挺好?”姜秀娘見姜老太太後悔,忙是撒嬌的說道。
姜老太太看著姜秀娘,上次吳氏提的那個吳廣園就挺好,她之前還相看過,結果姜秀娘見之後也沒什麼反應…… 想來是真的不要嫁了,可是這不嫁人是這般好的?難道註定要孤老終生?一想到這些心裡就難受,她也希望姜秀娘能嫁個如意郎君,如她這般,美美滿滿的過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