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正是沐休,一大早,汪右林就見到了原本伺候兒子汪羨康的穆姨娘,還有十幾個最得力的僕從。
穆姨娘已經是平靜了下來,她再也不敢有其他的奢望了,戰戰兢兢的把來龍去脈都說了,汪右林早就得了信兒,但是看到幾年的僕從這般,還是有些感觸。
其實當他得知汪羨康竟然可以那般無賴的時候,也是頗為吃驚,孩子在他前面一直很乖,其實他也知道因為先天體弱,身子不舒服,確實是有些脾氣,也有些任性,但是沒有想到,不知不覺中孩子已經道了這個地步。
處置了穆姨娘,汪右林就回了書房,裡面放著許多信件,都是汪老太爺寄過來的,詳細的描述了汪羨康的日常。
比如今天可以自己穿衣服了,明天就又開始自己漱口了…… 一點點的改變,那種喜悅透過字型傳遞給他,讓他一邊自豪,一邊又忍不住憂心,但是每一封信裡都少不了一個人,那就是姜秀娘,一會兒說最愛吃薑秀娘做給他的蛋羹,一會兒又說喜歡姜秀娘帶他們玩。
汪右林手指點在姜秀娘三個字上,來來回回的摩挲。
真的想去看看。
姜秀娘做事一向認真,更何況之前有汪老太爺給啟蒙,用幽默風趣的方式一下子就開啟了醫藥學這個大門,讓姜秀娘一下子就打好了基礎,如今則是遇到了名醫上官重樓,更是如饑似渴的學習著。
有了上官重樓的協助,姜秀娘對於人參的種植就更加的熟練了。
上官重樓道,“沒有好的藥材,即使有再好的醫術也是徒勞,所以家裡從小就讓我們學習如何栽培藥材。”
“姜家村這個地方還是比較適合種植人參的,人參喜歡半沙地,只是它同時也喜歡有些陰涼,寒冷的溫度,這邊雖然不如遼北冷,但是這溫度也過得去。“
”只不過培育出來的人參也分三六九等,因為藥材的成效直接影響了藥的藥效,所以如果病患病情嚴重,我每次開方子都會標註藥材的産地。”上官重樓坐在菜園子旁邊的樹蔭下面,拿著一杯蜂蜜水,慢慢的喝著,仔細的跟姜秀娘說藥材,“就比如人參,到底是山參,還是我們自己栽培的?又或者是幾年人參,而且還要看産地,如今養的最好的人參是是在遼北馮家的人參。”
“同樣是一種藥材,長在北邊和長在南邊是不一樣的效果,同樣就是一個地方,多施肥和少施肥的又不一樣,當然那個差別還是很細微,這就是藥效。”
“一般人家要是買不起山參,就會拿了馮家的人參頂上。”
“種藥材就是這般,要讓人知道你家的名頭,這樣才算是做出來了。”
姜秀娘坐在上官重樓的對面,忍不住敬佩的說道,“上官先生,您懂的可真多,還肯這般費心教我,要不是我資質太愚鈍,真想認真拜你為師了。”
姜秀娘回家之後,養的越來越好了,那面板好像回到少女時期一般,同剝了殼的雞蛋一樣,白淨無暇。目光也更加明亮清透了,她語調又是柔柔的,不急不緩,叫人聽著就是舒服,很容易平靜下來。
上官重樓最是不知道如何人相處,卻是意外的和姜秀娘相處愉悅,他一開始也是緊張的,怕是說出讓人不悅的話來,得罪人,在汪府,他就惹怒過穆姨娘,其實就是告訴她…… 她來了月事就不要碰涼水了。
那之後穆姨娘就防賊一樣盯著他,好像他對她有什麼企圖一樣。
後來他才知道,男人不能隨便說出女人來月事的事情,可他不是郎中嗎?真是難以理解,他沒覺得自己做錯什麼呀?
所以到了新地方,他就會少說話,他爹說過,少說話就少犯錯,可是慢慢的,跟著姜秀娘在一起,他發現自己可以完全放開,無論他說什麼,姜秀娘都不會生氣,有時候他說錯了,還會溫和委婉的糾正他。
上官重樓認真想了想道,“你資質是有些差,不過你勤奮好學,可以彌補一些這方面的不足,你要是真心想要學,我寫信問過父親,他要是同意,我就收你為徒。”又解釋道,“我們上官家有規矩,收徒是需要詢問過長輩的。”
上官家顯然很看中收徒的事情。
汪老太爺在一旁喝茶,聽了這話差點把茶水噴出來,這死心眼的孩子,怎麼就當面說,資質差?
上官重樓在醫學上堪稱奇才,誰能跟他相比?用他的目光去看人,可不都是資質愚鈍,心裡頗有些為姜秀娘抱不平。
姜秀娘卻是道,“真的肯收我為徒?”顯得極為高興的樣子。
上官重樓看著姜秀娘亮晶晶的眼眸,總覺得這一瞬間,整個人就好像是發光一般,好看的叫人有些移不開視線,他耳朵有點紅紅的,卻還是鄭重的說道,“不一定能收……”
“我知道,能這般已經很好了,多謝上官先生。”
上官重樓不自在的搔了搔頭,心裡卻是很開心,回道,“嗯。”
汪老太爺在一旁瞧著,忽然有了幾分危機感,總覺得這倆孩子談的似乎太投機了一些吧?
不止是汪老太爺,在菜地裡和姜家雙生子一起抓蟲的汪羨康突然停了下來,看著樹蔭下笑容滿面,相談甚換的上官重樓和姜秀娘,那眉頭就皺了起來,那褶皺深的可以夾住一隻蒼蠅了。
隔了幾天,汪右林就收到一封兒子寄來的信,他有些激動的開啟,看到裡面歪歪扭扭的寫著,“我喜歡姜秀娘,爹爹能不能娶了她做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