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帝上前一把將她拉開,重重擲於地上,喝道:“是不是誣陷,朕自會查明!來人,去拿大春兒、小春兒!”
喬貴嬪簪珥盡落,伏地痛哭道:“皇上,重刑之下,何求不得!他們這是沆瀣一氣,鐵了心要置我於死地!”
梁帝尚未說話,那廂原夫人忽說道:“你父親抓我女兒,連隨處可見的破耳墜都成了鐵證,不名一文的鄉野村夫更是公證無私的證人,可以因此一言不合把人打個半死;為何到了喬貴嬪這裡,端侯、賀王的話都都成了偽證,你自己的侍婢也成了偽證?卻不知換喬大人來執法,會不會先把喬貴嬪打死,再去查實究竟?”
梁帝已被新歡舊愛鬧得眼冒綠光,怒喝道:“你也夠了!”
原夫人哭道:“我原也活得夠了!我數十年如一日,盡心盡力侍奉皇上,最終落得什麼?眼看著家破人亡,一無所得!我們母女微賤,皇上想送就送,想打就打,想殺就殺!如今跟阿原的小鹿已被活活打死,阿原也被當場打昏,這樣的大熱天關在暗無天日的牢籠裡,沒醫沒藥的,還能活嗎?不如我跟她一起去了,免得成了多少人的眼中釘,肉中刺,日日被人中傷,生不如死!”
她一邊說著,一邊已拔過頭上一根金簪,刺向自己脖頸。
梁帝大驚,忙抱住搶奪時,那簪子已劃破脖頸,滲出一長溜的血珠。
“玉羅……”梁帝忙擲下簪子,掩住她傷處,連聲喚道,“快傳太醫,太醫……”
原夫人握住梁帝的手,哭得肝腸寸斷,說道:“我這一世,從十二三歲的豆蔻年華,到如今年近半百,日日夜夜都在為皇上而活,何曾為自己活過一回!如今連自己僅剩的女兒都被人害了去,我還要活著做什麼?”
梁帝急急道:“放心,朕絕不叫人害了她。”
他這般說著時,終於想起阿原的侍兒已被打死,阿原似乎也受傷不輕。
雖說向趙王有所交待很重要,但他似乎也得向痴心陪伴他二十多年的原夫人有個交待。
何況,若阿原真的出事,真兇未明,同樣無法向趙王交待。
說來說去,只能說喬立無能,或的確有意公報私仇,才會膽大包天,在抓人的第一天就弄出人命來。
梁帝不覺又瞪了喬貴嬪一眼,轉頭吩咐黎煥:“傳朕旨意,既然阿原傷病在身,容她先回府養病,隨時聽候傳喚便了。”
黎煥應了,急急出去傳旨。
原夫人雖還落淚,嗚咽之聲卻低了,由人將她扶入偏殿治傷。
慕北湮留意原夫人傷處應無大礙,再聽梁帝命人去放人,頓時大大鬆了口氣,睨了一眼旁邊的郢王和喬貴嬪,悄悄向外使了個眼色,卻是命自己的隨從跟著宮中使者一起去大理寺接出阿原。
縱虎容易擒虎難,郢王等未必不知一旦阿原被放出,想再將她送進去著實不易。只是如今他們自顧不暇,哪敢火上澆油,去阻攔咆哮中的梁帝放人?
--------------------------
有喬貴嬪的密信,有郭氏的證言,深挖下去,喬貴嬪的大春兒、小春兒和喬府其他侍從,指不定會供出更多證詞。加上先前賀王等案又與郢王牽扯不清,此次郢王或喬貴嬪想脫身只怕有點困難。
只是牽涉到郢王和喬貴嬪的不倫私情,事關梁帝顏面,即便得寵如景辭,也不好留著圍觀梁帝的頭巾到底綠成了什麼模樣。故而鸞鳴宮的宮人被帶來後,慕北湮連忙告退,景辭亦推不適回陶然居,帶左言希、蕭瀟一齊退離建章殿。
一行人剛踏下臺階,便見林賢妃領著三四名宮人急急往這邊走來。
景辭、慕北湮等忙行了禮,讓到一邊。
待林賢妃步入,慕北湮看向景辭,悄問:“這又是你的安排?”
當日得了靳小函的訊息,原夫人便開始留意蒐集郢王曾與喬貴嬪在一起的證據,於是找到了郭氏,果然在這次交鋒時派上了用場。景辭聯合林賢妃的攻心之計,令喬貴嬪自露馬腳,搜出的密函又能與郭氏證詞兩相印證,更令郢王、喬貴嬪難以撇清。
但林賢妃親自出馬,卻不在二人商議之列。
景辭已皺眉,答道:“不是。”
慕北湮納罕,“那她這會兒進去湊什麼熱鬧?痛打落水狗?”
景辭看了一眼身後巍峨的大殿,輕嘆:“這落水狗,恐怕沒那麼好打。郢王苦心經營多年,沒那麼容易一潰到底。”
慕北湮道:“可林賢妃要的,就是郢王一潰到底!博王雖寬仁,但並不愚蠢,有心擁立他的大臣和親友一再出事,當真看不出是何人所為?以郢王的毒辣,一旦繼位,他們母子豈能保全?便是我們,大概也只有引頸就戮的份兒了!”
他忽看向景辭,賊兮兮地笑,“你雖是那什麼……但好歹姓景,一時犯不著他,本來應該不妨。如今這事鬧出來,他若能翻身,只怕你死得比我們還快吧?”
景辭睨他,“你這是很開心,若有那麼一天,你們會比我晚死?”
慕北湮笑道:“能不死當然最好!我可不想我的金銀寶貝、我的絕色美人被別人佔了去!”
景辭眸光深了深,顧自往前走著,再不肯接話。
這次慕北湮與景辭暗中聯手,不僅救出阿原,更有指望徹底扳倒郢王,為他父親報仇,於是當日的茅廁之辱,便被他暫時甩到了一邊。
他趕上景辭,說道:“無論如何,謝謝你這次肯出手相助,救我阿原。等我和岳母大人重議定好日子,一定請你喝兩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