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物件,趙錚猛然間覺得,自己好像知道的太多了。
“猜出來了?”
應國泰笑了笑,說道:“你猜的一點都沒錯,這便是那缺失的一角。”
趙錚怎麼也沒想到,他竟然在應國泰這裡,看到了傳說了兩千多年,早已杳無音信的華國至寶。
“和氏璧!”
趙錚有些艱難的吐出這幾個字,然後搖搖頭,自嘲道:“應該說是傳國玉璽比較貼切一點。”
傳國玉璽,簡稱傳國璽,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鐫刻而成,為華國歷代正統皇帝的證憑。
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天授、正統合法”之信物。
秦之後,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得之則象徵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
歷代欲謀帝王之位者你爭我奪,致使該傳國璽屢易其主,輾轉於神州各處兩千餘年,忽隱忽現,終於銷聲匿跡,至今杳無蹤影,令人嘆息。
王莽篡漢時,曾派人向自己的姑姑漢孝元太後王政君索要傳國玉璽,當時王政君大怒將玉璽砸在地上,致使傳國玉璽還崩碎了一角,後以金補之,從此留下瑕痕。這也是金鑲玉這個詞的出處。
原本,金鑲玉並不是說某件東西因為兩種貴重物品的組合,而變得更加貴重,而是說原本的寶物有了瑕疵,是一種諷刺的說法。
此時,趙錚竟然在應國泰這裡看到了傳國玉璽中缺失的一角,而且還是應國泰毫不猶豫的坦然的展示出來,這怎麼能不叫趙錚震驚。
但換個角度,趙錚也就釋然了。
傳國玉璽的重要,是因為他前身是和氏璧,還有他代表的意義。
缺失的這一角,不過是一小塊不同的玉罷了。再說,傳國玉璽消失了近一千多年,早就不知道被損壞還是被人放在哪裡,應國泰脖子上掛著的那個東西,並不會對其他人有太多的影響。
這倒也很好的解釋了,為什麼應國泰身上,有一絲先天的帝王龍氣。
“你說的不錯,正是傳國玉璽上缺失的那一角,傳聞王莽篡權,孝元太後為了儲存漢皇室顏面,著漢王怒摔傳國玉璽。且名人不要將其恢複,使得傳國玉璽留有瑕疵,為的就是記住這屈辱的時刻。”
“那一角玉,被命令毀掉時,當時宮裡的一個太監不忍,便偷偷的藏了起來,這才儲存下來,輾轉到了我的手裡。”應國泰簡單的解釋道。
“哈哈!”
“命中註定?你這小子,拍馬屁的功夫可不弱啊!”應國泰笑罵道。
“只可惜,傳國玉璽千年來下落不明,不得不說這是我華民族的悲哀!”
趙錚頓了頓,說道:“原來如此,緣來緣散,緣分自有天定,應叔叔得到這角玉,又成為了首長,也應了命中註定四字。”
“這怎麼是拍馬屁,小子不過實話實說罷了。如今這缺失的一角都找打了,說不定就在這個時代,我們可以尋回華民族遺失千年的傳國玉璽,也說不定?”
應國泰雙眸一亮,旋即暗淡了下去。
“千年來,無論後期的王朝,還是咱們如今的華國政府,可從未放棄過尋找傳國玉璽,可至今杳無音信,事情哪有這麼簡單。”
應國泰搖搖頭,然後問道:“聽說你小子方才有所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