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以來,他和那幾位貴女打過幾次交道,也算看慣了她們的溫柔賢惠。她們永遠都是一副賢良淑德的樣子,不僅平常不會語出刻薄,就算見了旁人犯些小錯,她們也都會上趕著代為解釋。
有那麼幾回,其中有那麼一個兩個上趕著在他面前大獻殷勤,弄得他有些不耐煩了,其他的還都能笑吟吟地說那一位是好心。
他因此毫不懷疑,如若有朝一日她們當真有什麼陰謀暗算犯到他面前,餘下的也都會做出一派善良,替犯錯者辯解。
她們這樣自有好處,一來能結個善緣,二來也能讓他覺得她們是完全不會算計——不僅是自己不會害人,而且還不信旁人竟會做出壞事。
看多了,總會覺得有點假。
還是她這樣好。她察覺了什麼陰謀,就坦坦蕩蕩地告訴他。不高興了就是不高興了,不藏著也不掖著。
這樣相處起來,自比面對那一張張無可挑剔的溫柔笑臉輕松多了。
沈玄寧於是揚音叫了馮深進來,問他:“禦前有個宮女,叫餘泠蘭?”
馮深一怔,躬了躬身:“是。”
他便道:“送到黎家去,告訴黎家,這人先前與黎氏走動不少,朕便讓她去陪一陪黎氏。”
他也確實還因為黎氏的自作主張而存著氣呢。黎家最好能明白他的意思,好好教訓這個餘泠蘭,也好好教一教黎氏。
·
三天後,黎家誠惶誠恐地上了道奏章,說皇上賜往他家的宮女“水土不服”,“重病不治”,一大早便離世了。
禦前不少宮人聽說後,都暗地裡給餘泠蘭燒了紙。田燕怡見了,小心翼翼地來問蘇吟,要不要也燒一點?
蘇吟聲色冷靜:“不燒。”
人想發善心容易,但得問問自己,值不值得。
餘泠蘭是沒害死她,可她在跟黎氏嚼舌根的時候,存的是不是害死她的心?宮裡的險數本來就就不少,她們都見慣了,說餘泠蘭只是想給她找一點不痛快,她才不信。
就這麼一號人,她才不稀得給她燒紙。若說餘泠蘭的殞命與她有關她就得心虛,那也得先問問餘泠蘭的鬼魂心不心虛,敢不敢來找她!
又過兩天,柳姑姑奉旨進了宮,暫代禦前掌事女官之職。
她是皇帝的乳母,自出宮起,與皇帝也有多年不見了。進宮之後,沈玄寧不免留她多說了一會兒話,還一道用了個午膳。
到了傍晚,柳姑姑來看了蘇吟。二人落座後,她長嘆了口氣:“你這孩子。當年倒沒看出,你脾氣也能這麼倔。”
在柳氏的印象裡,蘇吟總是溫溫柔柔的。
“我那日實在嚇壞了,再說,總是一輩子的大事。”蘇吟說著也嘆氣。無奈之外,更多的是她現下想起這事時,心裡愈發地亂了。
是的,她說不出她不喜歡他。
她父母雙亡,他大概已是世間待他最好的人了。他比太後更照顧她,比楚霽待她更細致。
她從前對此無所察覺,大約是因為她與他的相處已經成了一種習慣。就像他想找她時她總在身邊一樣,她有事想問他的時候,也從不覺得會找不到他。
這種習慣,有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力量。在她有所察覺那份情愫的時候,突然就發現自己早已沉溺其中了。
她怎麼辦呢?日後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