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長,開場詞需不需要我和溫晴換一下?”肖紫霞也是主持人其中之一。
溫晴和肖子義這一對是第一個出場的,因此開場詞也是溫晴第一個說。
按以往的慣例,自然是有經驗的人第一個開口最好,能定下基調,調動情緒,後面的人跟上就容易些。
只是換開場詞的話,要重新記的臺詞不多,半天時間能搞定。
“不用了。”段怡雯對溫晴是有信心的,“先試一下。”
雖然肖紫霞說她中學的時候也做過主持人,但聽溫晴的播音功力也不比她差,何況肖子義肯定得排第一位的,和他一起上場的溫晴自然也得排第一。
只要溫晴的主持不出大的差錯,就沒有換的必要,這樣整個晚會才更顯得完美。
溫晴的吐字清晰,音色圓潤,沒有那種激昂的腔調,但抑揚頓挫極有美感,在她的對比下,肖紫霞的主持方式顯得過於作。
肖紫霞抬頭挺胸,臉上帶著露出八顆牙齒的笑容,兩腳併成丁字,因為要保持這個姿勢,肖紫霞的肩膀用力地抬著,偶爾手會跟著情緒揚起手勢。
段怡雯不得不說:“肖紫霞,你放鬆一點。”
小時候學主持表演的時候,老師們都會強調姿態,尤其是腳部,最好成丁字站立,這樣不僅讓重心平穩,而且顯得小腿修長。
但是,這樣的站姿不是做到位就成功了。
有的人,學這種站法,會讓觀眾覺得格外的刻意,反而不美。
肖紫霞站在臺上的時候就有這種感覺。
不能說她動作不對,但就是不美,不對味。
倒不如隨意一點,不會因為要去保持這個姿勢,而讓臉上的表情顯得又假又緊繃。
溫晴的情況要比肖紫霞好很多。
常年的學習,已經形成了既定的習慣,肖紫霞改不過來,兩腿站成的丁字也格外顯眼,有點過了。
不過迎新會上,女主持人都是長裙,能蓋過腳,會擋住這些,只要肖紫霞的肩部和臉部能放鬆一些,也將就了。
肖紫霞原想頂替溫晴,卻不料練習的時候,反而是她一個人被段怡雯提了不少意見,心裡頗有不滿。
五歲開始,肖紫霞就在學習播音主持了。
小學的時候,肖紫霞就已經上臺了。
在肖紫霞的眼裡,現在就是門外漢在指責她這個專業人士。
如果不是肖子義在這裡,她早就和段怡雯爭辯了。
因此,段怡雯的意見,肖紫霞並未接受多少,就算表面上改了一些,心中也是不服氣的,下次依舊如此。
肖紫霞並沒有回頭想想,段怡雯能主管文藝分部,又豈會是個門外漢?
正是因為段怡雯也學過一段時間的播音主持,才知道肖紫霞的動作並不是錯,而是她沒有天賦,領悟不到。
丁字步是需要的,但不能明顯,換句話說,只能站小丁字步。
這個“小”字,就見仁見智了,全靠每個人的天賦和領悟,因為角度要適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