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國聽著楊師伯說,心裡盤算著,然後試探著說“楊師伯,時間上沒什麼太大問題,如果能多點時間,更多學習,我們也沒問題。”
楊師伯笑笑說“好,有這個心態就很好,但是我也不能帶你們太多時間,頂多一個月,能學到多少就看你們自己的了。正好這個時間潤生也跟著一起,你來廠裡到現在還沒有好好的系統的學,以後要挑大樑的。”
潤生一聽可以和念國待一起一個月,高興的滿口稱是。
時間差不多,念國和阿明陪著楊師傅先回去了,然後留下阿明再這裡,念國回去和家裡打個招呼,順便那幾件換洗衣服,這種機會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到了家裡和阿爸打了招呼,另外留了字條告訴柱子,給家裡打個電報,內容如下“美娟,我在這裡遇到一個寶貴的學習好機會,要晚一兩個月回來,勿念,要是有急事你打電話給念恩,讓他找柱子,念國。”
交代完這一切趕緊往龍華趕,到了楊師傅家已經是晚上了,看著拿著行李的念國,潤生高興極了,說先讓阿爸吃了,他年紀打了腸胃不好。
桌子上燒了五六個菜,潤生熱了熱,三兄弟開始熱絡的聊著天,敘舊起來。
而且三個人聊得來,都是業內人士,共同的話題特別多,從兒時聊到兩個人這麼多年經歷,似乎有說不完的話題,聊到深夜,三個人都沒有睡意,又開始聊傢俱上的話題,這一開始就停不下來,潤生和念國說了許多這幾年業內的變化。
也從科學的管理辦法裡,對材料的屬性,應用,工藝,操作,保養等一系列問題闡述了自己的所見所聞和意見。
不但是念國聽的如痴如醉,阿明也想是遇到新大陸一樣,一聲不吭的認真安靜的聽著,飢渴的吸收著養分。
結果渴了想燒水,一看已經是天亮了,三兄弟也不想睡了,繼續聊著,一起出去吃了早餐,回來給楊師傅帶了早飯,和楊師傅打了招呼,三個人懷著興奮的心情趕到了廠裡。
楊師伯一早已經到了廠裡,看著三個人也那麼早到,很是欣慰,沒有什麼多的話,就開始帶著念國他們先到了後面的堆場,這個堆場很大,有很多的木材,而且分門別類都安防好。
楊師伯開始和念國他們開始材料基礎應用開始說,什麼樣的材料如何儲存,應該注意哪些儲存條件,注意事項。
之後就開始一樣一樣的開始說材料的特性,比如紅木傢俱樹種標識。紅木傢俱一般以原木為基材,國家標準規定屬於紅木樹種的有紫檀木、花梨木、香枝木、黑酸枝木、紅酸枝木、烏木、條紋烏木和雞翅木8類33個樹種。
這些木材都標識性,特性是什麼,如何選材,如何保養,切割的時候手法,等等的綜合應用問題一一道來。
念國帶了笑本子來,第一天就給用了一大半,楊師伯笑笑沒有說話,只是不快不慢的說著,也沒有管念國到底能記錄多少,念國其實很多都是草字,和繪圖,他其實記錄沒那麼快,很多都是一頁紙畫個草圖,記錄幾個重點,而且有些字還卡殼,想不起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不敢要求楊師伯等待他記錄,他知道楊師伯給他認真說這些已經是天大的機緣,就像楊師伯說的,能學到多少全靠自己。
每天起碼有四個小時陪著哥幾個,然後自己去車間轉,留下哥幾個自己對木材進行辨識和認知,下午的時候再過來檢查功課,三個人整整在這裡窩了三四天。
楊師伯才開始帶著他們進入第一道的下料車間,拿著一張圖考教念國幾個人看圖下料,幾個人都認真的開始計算下料。
楊師伯看沒多久念國就算完了,仔細的看一下,功課不錯,然後又針對這些傢俱的樣式做了講解,讓他們自己到堆場選料,一開始倒是潤生出錯率相對較少,念國和阿明還是有不少的錯率。楊師伯就耐心的告訴念國,那種樣式的傢俱,什麼屬性的材料應該應用到什麼部件,出材率才能最高,最最佳化。念國和阿明其實悟性都很高,經過幾次的點撥,很快就轉變過來,以至於後來阿明幾乎都沒有錯過,念國也只是偶爾錯一兩次,不過潤生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開始正式加工,按照圖紙加工,這個方面三個人各有長處,潤生借住先進的工具和裝置,雖然細緻程度和工藝不如念國和阿明,但是速度比念國和阿明快。
而在靠純手工藝的手藝上,潤生和他哥倆差的就太多,兩個人手藝拿到楊師伯的手裡,楊師伯是讚歎不已,心裡都生出留下這哥倆的念頭,這樣的手藝,整個廠除了自己和兩個老師傅,像念國這個年紀的人,幾乎沒有人可以趕得上這哥倆的手藝。
念國和阿明可以說珍惜在這裡學習的每一分鐘,每天除了工作,學習,吃飯,剩餘的時間就是哥三個探討的時間。
楊師伯看在眼裡,喜歡在心裡,想著要是哥倆要是自己的子嗣或者徒弟,那想想睡覺都會笑醒。
越是看的中,越是傾囊相授,老爺子這一個月幾乎也廋了好幾斤,不但帶著幾個人在廠裡轉,還帶著幾個人到各大的傢俱店轉。好些個地方都是老爺子打了招呼,人家還有人來迎接,老爺子也是告訴對方,帶著後生晚輩來學習,對方陪著一旁也是豎著耳朵認真的聽著,這是絕好的學習機會。
一個月的學習馬上進入了尾聲,念國幾個人雖然不能說盡得真傳,但是也學了七八分本事,這些個系統的學習,讓念國對傢俱的這行業有了天翻地覆的認知,覺得自己以前只是關注於技藝,沒有關注到整個業態,這次的這個機會,可以說對他的傢俱認識上了一個極大的臺階。
說句不過火的話,楊師伯可以說是念國的再造恩師,越是深入念國越是有這樣的感覺。和阿明說了自己的想法,阿明也覺得像楊師伯這樣不吝教學的恩師真的是和師傅一模一樣,這個是大恩,到了後面有點為難,覺得雖然自己和楊師伯有師徒之意,但是楊師伯對他們的再造有師徒之恩。
最後一天結束,老爺子說“今天咱們的約定之期就到了,晚上到我家去吃飯吧。我知道你們都有師承,不用說什麼感謝的話,我和你師傅也算是舊識,算是平輩之誼,你們以後就要我一聲師伯就好。希望你們可以把傢俱這個行業給發揚光大,以後一天做大了,我也臉上也光,也不負我和你們師傅對你們的教導。”
念國聽到楊師伯這樣說,拉著阿明普通跪在地上,給楊師伯磕了三個頭,楊師伯沒有阻攔,這三個頭他當的起。
笑著扶起來唸國兩人,帶著他們回家,家住的不算遠,一個農村的院落一般,進門後囑咐家人可以開席吃飯,念國和阿明算是師孃的楊師伯的愛人鞠躬,老太太開心的很,趕緊招呼幾個坐下。
席間師徒幾個人歡暢的飲酒,場面非常的溫馨,臨走的時候楊師伯對念國和阿明說“這一去也不至何年何月我們能再聚,我呢,有些關係介紹給你,希望你回去後以後做大事業能用的上,這裡面寫了兩個人,這兩個人都是我的老關係,他們都是相關西北地區的大型的木材商,如果你們以後有什麼需要就找他們,應該可以幫的到你們。”
念國聽到楊師伯這樣說,心裡是熱,眼眶也是熱的,深深的鞠了一躬,拜別了楊師伯和潤生,也是對這段時間授業的一個告別。
念國在一個多月的孜孜不倦的學習中,像是涅盤重生的鳳凰,在吸取養分後開始烈火重生。而這份恩情來自於兩個師傅傾囊相助,一個送了一個左膀右臂,一個送了一個登天的梯子。
師恩難忘!
喜歡奔跑中的塵埃請大家收藏:()奔跑中的塵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