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媽聽美蘭說,這才反應過來,有些失神的說道“好,應該告訴你阿姐!”
美蘭笑著挽著未婚夫的手說“我和澤明說,我們婚後也要生好多寶寶,生一個像二丫那麼可愛的女兒。”
阿媽聽美蘭這麼一說,笑著說“你又不是屬小豬的,還生那麼多寶寶,老媽可帶不動那麼多小豬豬!”
這一家一家的都在中秋月圓之夜舉家歡慶,但是都缺失孩子們在身邊,家人一邊慶祝著中秋佳節,一邊也思念著千里之外的支邊的兄弟姐妹。
然而這個時候還有一個人在思念著念國,這就是在大山裡面的念國的師傅,那麼多年過去了,師傅也逐漸的老去,兒子石頭特地從縣城裡返回過節,丫頭倒是一直陪在身邊。今年過節除了兒子和女兒,除了老四念國沒來,其他三個徒弟都來了。
老房子經過一次修繕,更是古色古香,老爺子盤了別人的宅子,然後又重新的擴充了,現在這個老房子是三進的院子了,老爺子帶著師孃住最裡面,給老大石頭在內院留了一間,然後是老爺子的工作坊,二進的院子都留給了丫頭一家,最外面的院子留了兩間客房和客堂。
師傅一輩子沒別的追求,現在的生活就是他最想要的生活,沒事後院種種花,逗逗鳥,帶帶孫子們。經歷過了戰火紛飛的年代,更懂得珍惜眼下得來不易的幸福生活。
今年的中秋石頭專門把老二阿龍和他媳婦彩鈴,老三鐵頭和最小的阿明一起邀請來和老爺子過中秋。
那個時候師傅算是半個父輩,所以幾個師兄弟二話沒說都應了,本來每年中秋也是要到師傅家來看看的,今年正好就聚聚。
師孃被一群女眷圍著,愣是動不上手,只好在一邊品嚐被孩子們敬愛的感覺。古風的四合院在浙江其實不多見,整個村裡也只有老齊這麼一家,說是藝術品不為過,整個建築充滿著浙江的民風建築風格,而且還融合了一些其他的地方元素。
一大家子就落座在院子裡,整整一個大臺面,旁邊還放著一個小桌子給孩子們。石頭現在縣城裡做包工頭,算是有名的萬元戶,老三鐵頭跟著大師哥一起打拼。
石頭首先舉杯說“難得咱們幾個師兄弟能在一起,來來,一起祝老爺子身體康健,祝大家中秋快樂,全家人闔家安康!”
老齊保養的很好,雖然歲月的印記還是把臉上的皺紋刻畫了出來,但是紅光滿面。老齊笑著舉杯接過石頭的話說“今天師父很高興,你們這些師兄弟又聚在一起,我也祝你們事業有成,希望你們往後的日子還是要相互扶持,不忘初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老爺子一番話出口幾個師兄弟趕緊舉杯一飲而盡,這些年這幾個師兄弟真的像是老齊說的那樣,就像是親兄弟一樣,雖有困難,大家都是毫不吝嗇的伸出援手,有時候比親兄弟更親。
一壺溫熱的黃酒入喉,大家的話匣子也開啟了。
老齊抿了口酒,有些遺憾的說道“哎,就差老四了,如果老四來了就圓滿了!”
石頭一聽阿爸說起念國,也放下酒杯說“是呀,老四去了上海,後來我聽楊師傅的老婆說去了新疆下鄉了。”
老齊聽石頭的話說“新疆那個地方,民風淳樸彪悍,這小子一走就走那麼遠,我還真有點捨不得這孩子。這孩子是你們幾個師兄弟中手藝最好的,從小跟著我,基本上市得了我真傳,要說手藝除了你們這個阿明能和老四比肩,其他人都很難有那麼好的悟性和手藝。”
阿明時常師傅說起這個小師哥,幾乎說比自己兒子都多。
石頭憨憨的笑著說“哈哈,這倒是,老四這傢伙真的不錯,手藝好,而且練武也是一等一的好手,有時候我都覺得,他應該是你親生的!”
師孃笑著介面對著老二說道到“老二,你這個媳婦呀,也算是和你阿四共患難過的,要是他知道你們在一起,指不定多高興呢。”
老二也是露出懷念的眼神和彩鈴說“是呀,那到現在還忘不了他從車上跳下來樣子!”
彩鈴視乎也陷入了回憶後跟著說“你這個兄弟真是義氣中人,那麼小的孩子,愣是天不怕地不怕。”
老齊笑了笑說“他不是不怕,他也怕,但是他更怕丟了兄弟的情分!這孩子從小就這樣,本心純良,很有韌勁,也不太愛開口說話,我幹活的時候就喜歡一直在我身邊看著。”
師孃大概覺得大家說起老四有點傷感,趕緊接著說“不管如何,他都是你們的老四,我們祝願他在新疆過的一切都好!來,為老四幹一個!”
老齊點點頭,舉起杯也大聲說“來,為老四幹一個,希望你們兄弟情義永遠不變!”
大家聽著紛紛舉杯響應!
明月千里寄相思,這一份份的思念和掛念凝聚的是一份份濃烈的想念,和熾熱的愛!
喜歡奔跑中的塵埃請大家收藏:()奔跑中的塵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