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幾天的開墾培訓,讓我們這群新兵傷痕累累,大不多數人,手上都磨出了水泡和血泡。寫意的青春像是放飛的小鳥,逐漸遠去,留下的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紮實苦幹。第五天中午倒下第一個中暑的,第七天又倒下一個,要不是有老兵的細心照料,和平時的分擔更多的活,估計人數還不止於此。
風沙天,下雨天,烈日天,就這樣我們一遍一遍的開始在這片老兵前輩開墾的荒地上,承接著他她)們的意志和精神,與天鬥,與地鬥,逐漸開始所謂的自我其樂無窮的時光。
差不多一個月了吧,感覺過的無比漫長,好像來了幾個月一樣。稚嫩的臉蛋開始變得逐漸蛻變,慢慢的披上了一層淡淡的滄桑感。嬌弱的身軀也被錘鍊的漸漸挺拔,陌生的變的不陌生的人情,矯情變得不矯情的生活,都讓我們逐漸融入到這個大集體之中。
就像那個被一排長專盯專防的有著小資產階級情調的孫國偉,每次都帶人偷偷趁著中午休息時候,跑到我們負責的地面上去幫著幹我們那份活,然後中午飯都沒有時間吃,只能邊幹邊啃著幹噎的窩窩頭。這種體諒沒有要求回報,沒有任何顯擺,只有默默的支援,讓我們心裡不但對人的表象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充滿著感激和感動。
和老兵一樣,卸下工具,一群人奔跑到澡堂,在哪裡歡愉的清理身體,體會她們那份我們之前所不理解的快樂,嬉鬧中將一天的疲勞給揮散。每天的伙食雖然還就是隻有白菜和土豆,每每都吃的很香,但凡看見點葷腥,也很老兵一樣雙眼泛光。晚上有夕陽的時候也像老兵一樣,三兩成群學會看免費的風景大片,來慰藉自己,來依託自己的思鄉的情緒。
環境造就人,人造就環境,我們在互相適應中,慢慢適應這裡的生活,和老兵不一樣的是,我們新兵開始在院牆的周圍採集一些花種下,希望給這個邊陲的軍營抹上淡淡一層色彩。
一個多月還不到的時間,我們就和老兵打成一片,得到很多關愛。也讓我們真實感受她們的可愛一面和堅強的一面,我們來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帶一些家裡帶來的零食。
這一天正好是中秋前一天,大家在夕陽下感受著微風,一大群人有說有笑的,小丘因為被照顧的最多,在漸漸熟悉後,跑去將一包奶糖拿出來給大家分享。只是一包奶糖而已,但是在這裡卻是如同金子般珍貴,大家圍上來,根據人數,拿著刀子切開每人分了一塊。當糖入口中的時候,你可以看到老兵的臉上很多人都是閉著眼睛,或者眯著眼睛,那一小塊奶糖就像是這個世界最甜蜜的食物,慢慢融化流淌在口舌之間,流淌在苦澀的心裡。我們看到這樣一開始還覺得好笑,慢慢的看著她們的樣子,卻是忍不住的心酸。新兵紛紛回到自己的地窩子,將自己的收藏拿出來與大家分食,我感覺就像過年一樣。我也將母親給的巧克力拿了出來,竟然還有很多人不認識。有一個老兵默默的拿起指甲大小的巧克力,放入口中,然而眼淚卻順著眼角默默的流下來,這是怎樣的一種體會,又有怎樣的故事藏在心間,我們不得而知。
老兵們沒有哄搶,有的是謙讓,有的是幸福的淚水,我們的心彼此又進了一步。
蔣連長沒有要任何一件多餘的分食,和大家一樣公平的分得一份食物。我們能看出這個老連長眼眶中的溼潤,但是卻洋溢著歡笑,還打趣的說道巧克力味道真怪,然後將手指在哪裡嗦個不停。一群人在操場上圍成一圈,每個新兵的食物分食好,就逐個給大家分享,這是我這輩子過的最難忘的一次茶話會。
吃完大家意猶未盡,兩位連長竟然特批今天不吹熄燈號,在場地上點燃一堆篝火,上百人的前前後後抱著,勾著肩膀一首一首的唱著我們熟悉的紅歌。
大家以水帶酒,在哪裡享受這幸福的時光。小賈靠在我懷裡,我抱著她一邊唱著歌,一邊看著場中央那在堆篝火,火光印襯在每個人的臉上,都是那麼紅光閃爍,把每個人都照的很美。
蔣連長這時起身站在中央,舉起水杯“親愛的戰友們,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我今天和馬連長到團部開會,得到最新的任務。我們這個連在這裡開墾任務要做一個收尾。我們即將分配到新的工作任務,下週我們將開拔。本來想過明天開一箇中秋的聯誼會,但是今天你們送給我們這些老兵一個最好的聯誼會,擇日不如撞日,今天我就提前告訴大家。一排長還會再這裡停留一段時間,你們後天也要有新的同志加入,以便幫助你們一起帶新兵。雖然我們彼此在一起......哽咽),在一起的時間不長,但是今天這一份濃濃的戰友情誼讓我們這些老兵心裡.....哽咽)....很感動,革命兒女天涯海角,戰友之情不分長短,我敬大家一杯,以水代酒,情誼都化在這裡。”說完乾了這杯“酒”
底下的老兵和新兵,聽到這裡都開始都一愣,反應過來後有人開始開始抽泣,慢慢的情緒像燎原的火種一樣播種著。大家抱在一起痛哭,這個訊息太突然,對於我們,對於老兵都太突然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老兵比我們的觸動更大,紛紛抱頭哭起來。因為在這裡她們留下的記憶更深,更多的回憶,點點滴滴,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是她們和前輩一起用雙手建立起來的。
馬連長這時也潸然淚下,站起來很莊重的拿著水杯,大聲喊道“敬老兵!”
我們都站立起來“敬老兵!”向這些老兵致意!
老兵也站起來“敬老兵!”而她們致敬的是那些先前在這裡耕耘的老兵。大家三五成群相互抱在一起,相互的安慰。這時候小林哽咽的哭腔唱起“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隨後整個軍營跟著響起來這首承載著我們最深情懷送別的歌。
整個篝火晚會到了深夜才散場,所有人帶著各自的對未來的憧憬和希望,帶著濃濃的不捨情,回到那漆黑的夜裡,但是心是暖的,是熱的。
很快到了臨別的時候,我們都拿著最好的私藏,和那些平時最親近的老兵惜別。一把木梳,一面鏡子,一個髮卡,一件件小物件是我們新兵能送給這些老兵最後最好的禮物和念想。然而老兵們將自己的生活用品,一盞油燈,一包蠟燭,一條被褥,一個水壺相贈,沒有人會去嫌棄這些不等值的物品,因為在我們和她們心裡彼此送出的都是一樣厚重的情誼。
分別是每個人在生命中都不想面對的,也不得不面對的,有的是短暫的,有些是一生的,此時一別也許會不久相遇,也可能是天涯海角此生不見。
戰友的情誼之所以濃重,因為那是不帶任何利益的,赤誠的,簡單。
看著軍車將一個一個生活的面孔帶離這座荒野外的軍營,留下的人是落寞的,走的人是不捨的。大家跟在車後面跟著,跑著,揮著手,揮著淚,目送軍車逐漸的遠去,消失在地平線的盡頭。一群女兵抱在一起痛哭,相互安慰,相互無言!
整個軍營大一下感覺空蕩蕩的,剩下的老兵紛紛過來安慰,大家才慢慢收拾離別的心情。夜晚的天雖然夕陽依舊,但是讓人卻感覺有點冷。晚飯時候,大家幾十人都在食堂裡吃,位置夠坐,但是今天卻沒有了喧鬧,只有互相擠了個笑容,然後相互坐下靜靜的就餐。
馬連長看到這個狀態,對我們大家說道“她們走了,我們確實很不捨,但是這次她們是調往市裡被服廠,條件比起這裡要好很多,所以大家也不必太擔心難過。這裡以前是我們團最艱苦的地方,團裡考慮到她們長期的付出,又有這樣的新任務的機會,結合在一起才有了這次調動,我覺得我們該祝福她們。大家都趕緊吃完,明天還要有新兵到呢。那時候你們就是老兵了哦!”
大家聽連長這麼一說。心情好了不少,話匣子也開始開啟。一排長和剩餘的七八個老兵也湊過一起,大家的話題都集中在明天的新兵上面。
一夜無話,第二天一早除了一排長帶著些老兵在營房裡值守,我們還是到開墾的地方做一些收尾工作。
剛到就被男兵連圍個水洩不通,問詢調令的事情,馬連長和郝連長是知情的,但是部隊有自己的規定,所以做了保密任務。好多男兵當時都哭了,說怎麼就走了呢,連個送行的機會都不給。孫國偉沒有哭,只是很少見的看他沒有貧,一句話也沒有說,轉身安靜的走開了。大家只好收拾心情,默默的都去勞作了,整個場面很壓抑。
我們散場時,郝連長對馬連長說“這是男兵攢下來的手套,新兵來的時候用得著。”然後將厚厚一疊手套交給了馬連長,然後帶著人返回他們五公里外的營地。
我們意興闌珊的唱著南泥灣回去,馬連長這時候突然停下,“姑娘們,記得你們剛來的那天嗎?”
“記得呀”很多人附和著說。
“那你們記得,我們的那些老兵當時是怎麼樣的一種狀態,我們不能弱了她們留給我們的氣勢,雖然我們只有十幾個人,但是我們要唱出她們上百人的氣勢。不能丟了我們老兵的臉。”馬連長正色的對我們說。
大家聽了連長的話,都覺得醍醐灌頂,是呀,不能丟老兵的臉,怎麼能讓這種珍貴的傳統斷在我們這裡,我們要做的更好。
然後,十幾個人扯著嗓子,踏著整齊的步子回營地。還沒進門口,就看見一排長站在門口,朝著我們露出微笑,這是一個欣慰的笑,因為她看到不是十幾個人,而是成百的戰友的影子。
當我們踏進兵營,好傢伙,最少有五六十人的新兵站在哪裡,雖然有些年紀比我們這批大一點,但是大多數也是和我們一樣的一群稚氣未脫的少女。
我們上演著同樣的場景,整齊的報數,挺拔的身姿,都讓這群新兵蛋子看的一愣一愣的。政委一樣上前做了鼓勵,然後宣讀了新的人事任命。
任命一排長為副連長,馬連長為連長兼政委,一班長,二班長為一排長和二排長,而我盡然被提拔為三排長。其他老兵提升為班長和炊事班長,郭晶去了一排做班長。而小賈給暫定為代理班長,另外的一個年級比我大幾歲的老兵常姐,被分配到我這裡做二班長。並告知後續還會有一小批大概三十來人會再補充到連隊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