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師傅,活做完了,有水沒?”來人熱的頭上一頭的細汗說道。
“小董師傅回來了呀,正好有個新活,你去這位龐先生家去看看,復一下尺!”
父親有點詫異的看了一眼進門的後生,長得蠻憨厚結實的,沒想到這麼年輕,就被這位老師傅尊稱為師傅,本還以為是楊師傅的徒弟和幫工。
小董師傅對著父親抱了抱拳“龐先生好,我馬上就和你去,您稍等下。”轉身揹著箱子進了裡屋。
當時人在,聽楊師傅這麼一說,包括我們一家都其實有這樣的想法。母親此時看著楊師傅有點懷疑的說道,“楊師傅呀,不是你給我們做嘛?我們可是聽招娣說,您是老師傅,才放心來找你做的呀,這個孩子看起來那麼小,能做的好嗎?你給的價錢是好,但是也是一筆不小的錢,讓這麼個孩子做,我們可不放心!”
“是呀,楊師傅,我也是這樣想的。”父親附和道,我在一邊也很好奇的做著旁觀者。看起來這個小董師傅,最多也就比我大三四歲,和哥哥差不多一般大,就有這個能耐?
楊師傅此時看出了我們一家的疑惑,解釋道“龐先生,龐太太兩位彆著急,這位小董師傅別看年紀不大,但是是出師的高徒,您現在在這裡看到的大部分的雕刻家私,都還出自小董師傅的手藝。就是我這個老木匠都比不上,要不是我的內人和她母親是同鄉,估計他還不會到我這裡高就,就是我這個兒子還都算是拜在小董下學手藝呢。所以您二位,技術上不用擔心,就是因為您是老客,我才讓小董師傅給您家打傢俬。一般的生意,我還不請小董師傅來做呢,呵呵!”
聽楊師傅這麼一說,一家人才幡然大悟,原來這個傢俱工坊最厲害的師傅竟然是哪個不起眼的憨憨的後生。心裡的石頭也放下了,對楊師傅“楊師傅別見怪哦,我們也是看小董師傅那麼年輕,心裡有點擔心。”
“哈哈,沒關係,龐先生,我們都習慣了,但是等你傢俱做完了,肯定不會再有擔心了。”
說話間,此間談論的主角揹著個帆布包,從裡面出來了。
這時候我才重新審視了一下這個男子,國字臉,臉上稜角分明,一對劍眉下配著一雙和年紀不符的老練眼神,雙眼炯炯有神,很亮,但不是那種鋒銳的樣子,反倒是讓人覺得蠻平靜隨和。身材蠻高大的,有個小一米七幾的樣子,全身都是健碩的肌肉,鼓鼓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龐先生,讓你久等了,我這裡好了,你看那時候出發?”小董師傅對父親露出一個和善的微笑說。
“哦,現在就可以走。”父親介面到,隨後和楊師傅打了個招呼,就在前面帶路。小董師傅跟著父親走在前面,我和母親走在後面跟著。
“小董師傅呀,剛我和楊師傅聊天,你年紀那麼輕,手藝可了不得呀。今年你20了吧?”父親和小董師傅一路開始閒聊起來。
“龐先生,我今年只有16歲,很小時候就隨著師傅學手藝,可能長得老成了點”。
“啊,小董師傅只有16歲呀,比我女兒也只大一歲。了不得,了不得,手藝那麼好,你幾歲開始學木工的呀?”
“我八歲就跟著師傅學手藝了,小時候家裡窮,在老家就隨著師傅討生活。”小董如實的回答著父親。
“不容易,不容易呀,那麼小就開始自力更生了。小董師傅,老家哪裡人呀?”
“我老家是浙江人。”
“浙江人呀,我們是老鄉呀,我們也是浙江人。呵呵!”一聽是老鄉,父親覺得馬上親切許多。
“龐先生,也是浙江人呀,我是寧波奉化的,您是哪裡的?”小董師傅也來了興致,隨後問道。
“不要叫的的那麼生疏,都是老鄉,不嫌棄就叫我聲阿叔。我是象山石浦鎮人。”父親覺得這個小董師傅人不錯,又是老鄉,所以非常友善的說道。
“好的,阿叔。”
美娟發現今天父親的話特別多,也許是遇見了小老鄉,也許對這個男孩如此早就出來打拼充滿了濃重的興趣。
“小董,那你怎麼沒和師傅在一起,現在出來算是出師,自己獨立接活了?”
“阿叔,我師傅在鄉下,不願意來大城市。我是這兩年家裡搬到上海來,家裡的阿媽和楊師傅的老婆是老鄉,這樣才到楊師傅這裡來做活,討生計的。”
“哦,這樣哦,你家裡也都搬來上海了呀。”
“是的,我家就在菜場旁邊,阿叔下次要是買菜可以去我們家攤位,就是進去靠西邊第三個攤位,我讓阿媽給你又便宜又好的菜。”
“哈哈,那感情好!”然後轉頭對母親說,“彩霞,以後可以照顧照顧老鄉生意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