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此次由元熹公主隨軍出征,而不是程金枝,高珩卻並沒有表現出太過強烈的不滿。
也沒有像程金枝所期望的那樣,跑到周帝面前懇求撤銷此令,或是提議讓她替代元熹公主。
當然,他之所以如此,並非是因為對這位南楚公主突然間產生了什麼特殊的感情。
而是此去西北戰事紛亂,安危難測,程金枝大病初癒,身子和精神才剛剛恢復。
他不想再讓她冒任何險,處於任何一種危險之境。
更何況,慧妃如今還身在宮中,自己在外征戰的這段日子裡,只有程金枝陪伴在母親左右,他才能完全放心。
而廣陵宮中,慧妃雙手合十,獨自一人立在內室的觀音像前,閉上了眼眶泛紅的雙眸。
這些年來,隨著高珩一戰成名,從西晉完勝歸來一路逆轉命運。
她原本以為,就算要投入到與太子一黨爾虞我詐,明爭暗鬥的硝煙之中,可至少不用再像從前那樣,經歷母子遠隔千里而不得見,只能為其擔驚受怕的離別之苦。
高珩兒時,她也曾大義凜然地告訴他,如果國家有難,身為男子漢必然該挺身而出,一馬當先,為整個大周的江山社稷和百姓安危獻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可是自從高珩被強行送去西晉為質,她整日提心吊膽,茶不反思,那無數個徹夜難眠日日夜夜,早已在她記憶中映下了一道道難以磨滅的陰影。
而更重要的一點是,如果只是邊境那些常有的紛爭和肆擾,她當然相信以高珩的能力,很快就能殺敵制勝,班師還朝,並不會過分憐惜自己的孩子。
然而西北戰事來勢兇猛,連“常勝將軍”陳復都栽了跟頭,足可見其境況之兇險。
此時的慧妃寧願自私一些,也不想再眼睜睜看著他唯一的兒子就這樣與一群豺狼虎豹周旋拼殺,再度陷入不可預料的危局之中。
她已經撕心裂肺地痛過一次,再也經受不起任何與高珩安危有關的打擊了。
且慧妃素來是個神思敏銳之人,如今太子在驪山看似按兵不動,悄無聲息,背地裡卻不知有何動作,一定也和趙皇后一樣,都盼著高珩此次西北戰死沙場,一去不還。
加之此次還是程衍向周帝提議,她無法做到不胡思亂想,聯絡到某些潛在且不為人知的陰謀。在向神明誠心祈禱多遍心中的期許之後,她這才微微張開雙眸,被走進內室的貼身婢女碧落
給扶了起來。
“娘娘,是殿下和王妃來了,另外晉王殿下也來了。”
碧落輕聲細語地說著,慧妃眸色微轉,只是淡淡地點了點頭。
待走出內室步入內殿之後,她很快就收起了眼眸中那原本濃重的擔憂與惆悵之色。
而看到慧妃容色平和地出現在眼前,高珩的神情在一瞬間恍惚了片刻,動了動嘴唇欲言又止,最終還是目光柔和地舒展了眉宇。
程金枝立在高珩身旁,看著面前這對苦難深重,卻堅韌頑強的母子,心中自然心領神會,也沒有開口提及關於西北戰事的一切話題。
比起慧妃這個母親,她又何嘗不是滿懷愁緒,萬般不捨,總是不由自主地陷入一陣沒來由的恐懼與心慌之中,不可避免地胡思亂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