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於趙皇后所憂心一事,高珩並非無動於衷,更沒有將其拋諸腦後,只因為滿心牽掛於程金枝的安危,才暫時沒有深入去追尋。
但是自從那天在御書房錯失良機之後,想到太子和東宮和太子隨時都有捲土重來的可能。
他突然深深地意識到,比起費盡心思,賭上整個燕王府的安危去張機設陷。
如果景嬪當年對程金枝所言是確有其事,再由此缺口入手,剖開這個足以掀起驚濤駭浪的驚天秘密。
那對於趙皇后和太子而言,將是一次永無翻身之日的覆滅之災。
何況如今太子已經啟程前往驪山守陵,趙皇后又因為此事被周帝遷怒,整個正和宮連同東宮一起元氣大傷,已然是士氣最為低落的時候。
但是高珩也很清楚,這對母子此次受此劫難,險些一無所有,必然不會息事寧人。
加之此次又有蒞安侯趙信之突然的出手相助,讓他更加提高警惕,謹防不測。
所以自己必須趕在他們行動之前,先發制人,才能在全身而退的情況下一擊致命。
只是,時間一天天地流逝,程金枝卻依舊緊閉雙眼,陷入昏迷,像是永遠都不會醒來一樣。
即使賀荃盡全力救治,卻也只能暫時保住程金枝的性命,終究無法讓她恢復如初。
高珩從來沒有想過,素來開朗好動,咋咋唬唬的程金枝,有朝一日會變得如此安靜沉默。
靜到讓人覺得害怕。
高珩甚至會忍痛在心裡問自己,如果她真的從此與世長眠,自己又該如何?
他現在傾盡心力所做的一切,如果拋開那份心懷天下的凜然大義,究竟還有什麼意義?
然而此刻當著生母慧妃的面,他沒有將這句話說出口。
畢竟除了所愛之人以外,慧妃在他心中,亦是一個無論如何都無法割捨的,血濃於水的存在。他記得分明,自己當時想要改寫命運,絕地而起的初衷,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為了這個為他歷經風雨,飽嘗霜雪的母親。
而對於程金枝的遭遇,慧妃亦是痛心疾首,夜不能寐。
然而除了日日在觀音神像前誠心祈禱之外,比之高珩,卻更是無能為力。
她雖然已經橫下心來,支援著高珩走上這條荊棘密佈,非生即死的奪嫡之路。
可面對當下這樣一個多災多難,甚至有可能一朝傾覆的艱險處境,有時候心裡卻也不免覺得,或許當初與世無爭,自願屈居於太子和趙皇后之下,才是最好的選擇。
“母妃,兒臣真的很怕,金枝再也不會醒來了。”
高珩靜靜地坐在一邊,將手扶在額頭上微閉雙眸,很是沉重地深吸了一口氣。
被他深藏在眼角疲憊和脆弱之色,也在這一刻變得清晰可見。
而這樣的高珩,就像那日懇求賀荃救治程金枝時一樣,是其他人從未見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