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帝的決斷雖然令高珩心寒無比,卻沒有讓他覺得有多麼意外。
換句話說,其實早在趙皇后攜趙信之步入書房時,他就已經意識到會是這樣諷刺的結果。
只是即便如此,他心中還是充滿了功敗垂成的不甘與恨意。
尤其是在看到在巨大的驚恐和哀傷過後,從太子眼中所閃過的那抹勝利者的得意時,他更是心底驟然一沉,怒火從心底深處翻滾而來,只想儘快轉身離開。
其實封禁東宮,勒令太子出宮守陵已是不小的懲處,算是震驚朝野的大事。
可是與他所犯下這些罪孽深重的惡行相比,這樣的懲罰實在太過微不足道。
況且高珩當下要面對的現實便是,無論太子離宮也好,守陵也罷。
只要他沒有被廢除儲位,就一定會有捲土重來的可能。
這往後的路又將硝煙瀰漫,暗流洶湧,甚至會比現在更加難走。
更讓高珩心生顧慮的是,如今的敵人之中,似乎又多了一個深不可測,且更難對付的趙信之。畢竟這世上最可怕的敵人,不是就這樣堂而皇之地站在你面前和你拔刀相向,一決高下。
而是深深地隱匿在難以窺見的暗處,就如同當初的程衍一樣。
在你毫無防備,掉以輕心的情況下,突然給你致命的一擊。
自己必須趁著太子還是戴罪之身的時候將整個東宮連根拔起,永絕後患。
否則太子一旦重新得勢,整個燕王府包括他身邊之人,又將陷入水深火熱的危局之中。
最重要的是,周帝日漸蒼老,在位之日不知還有幾年光景,他必須爭分奪秒地抓緊時間。
可是連這次最有把握的棋局都終究還是被太子反敗為勝。
高珩一時間忽然覺得有些手足無措,竟然不知道該如何去著手下一步的計劃了。
他能感覺得到,周帝這次的失望和憤怒實則多於對一如既往以來太子的偏心。
若非是趙信之臨近末尾突然向周帝提及當年的一個許諾,或許事態的發展便會順意許多。
自己這一次,終究還是棋差一招。
……………..
趙皇后和太子還留在御書房內沒有離開,但是此刻的高珩已經無心去猜測他們母子二人還要耍什麼樣的花招。
而是神情冰冷地跨過門檻,想要儘快回到王府去陪伴程金枝。
外頭天色依舊濃雲蔽日,不見青陽,像極了今日所發生的一切,處處都透著壓抑與沉悶之感,讓人只呼吸一口,都覺得胸口窒悶難當。
也如同這被陰霾和雲霧所籠罩著大周江山。
在這看似平靜祥和的表象之下,似乎正在悄然醞釀著一場聲勢浩大的狂風驟雨。
“看來今天是不會出太陽了。”
高珩聚攏眉峰站在石階上抬眼遙望,耳邊卻霍然間傳來了趙信之意味深長,卻又意興闌珊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