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珩的話字句沉重,在周帝聽來更是無比地驚心刺耳。
不僅是因為他所說的這些事實與太子方才所述有天地之差,更是因為這其中描述的關於太子的種種惡行,每一件是難以輕饒的重罪。
此時此刻,周帝只能在心裡萬般希望,太子並沒有參與這一切。
就算這些年來他犯下過許多細小的過錯,但是在這個仍舊還對他寄予期望的父親心裡。
還是願意相信他絕對不會做出這等傷天害理的大奸大惡之事。
然而高珩並沒有給周帝過多喘息的時間和餘地,而是調轉眸色,隨即帶著一種感激和託付的眼神看向了身旁的元熹公主。
望著高珩這不同於以往任何的時候的,毫無冰冷和敵意,甚至還透著一絲光亮的深眸,元熹公主只覺心間如沐春風。
在深吸一口氣穩定心緒以後,便上前一步神情肅然地朝著周帝恭敬地俯下了身子。
雖然心中難免還是覺得緊張與矛盾,可為了高珩,她還是道出了當年那個不為人知的秘密。
即便元熹公主沒有直接參與過三年前太子在渡風關與元鵬的那場和談,但好在之前聽元鵬講起過此事,又聽程金枝清楚地描述過這件官銀舊案的始末。
雖然不能將所有細節都一一道出,可單單只是說出這件事的大致輪廓,就足以讓周帝心間震顫,臉色大變,猛然站起身來雙手扶住了案幾。
“你…你說太子當年之所僅花一天的時日就勸服你們大楚撤併還朝,是因為他給了你們一筆萬兩黃金作為勸和的厚禮?”
周帝難以置信地瞪著元熹公主,胸口劇烈地起伏著,氣息很是紊亂急促,嚇得一旁的宦官急忙給他遞去茶水連連安撫。
在看到元熹公主點頭之後,只聞茶盞落地發出了清脆的碎裂聲。
而這聲聲響,在周帝看來更像是心底某樣他堅持和守護已久的事物終於在消磨中趨於破碎。
一片片細碎卻鋒利的碎片直直地紮在心尖上。
除了疼痛,更多的則是一種深重的失望與悲涼。
只見周帝肩膀一垮,怔怔地坐回龍椅上,眼神空洞地停留在一處,滿目皆是悵然若失的悽然。
在場所有人都看得分明,這種看似無動於衷的平靜與沉默,卻遠比周帝雷霆大怒的高聲呵斥要沉重凌厲百倍。
從表面上看來,周楚兩方談和一事和官銀舊案似乎並無直接聯絡。
可偏偏如此巧合,這件劫案就發生在太子進行和談的數日之前。
而且當時的魏延正是由太子出面舉薦,這才得以頂替前任的失職官員,坐上了戶部主司的位置。
更重要的是,萬兩黃金數額巨大,就算是貴為儲君之尊的太子,也不可能擁有這麼多錢財。
因此退一萬步來說,就算這些銀兩並非劫案所得,卻也絕對來路不正。
當時聽聞太子如此輕易就得以勸服楚人撤兵,周帝心中雖也稍有疑慮,卻更加願意相信他確實有這樣的才智與能力,可以不費一兵一卒,一釐一毫就能安守家國。
卻萬萬沒有想到,這原本讓他欣慰至今的卓著功勳,背後竟然會隱藏這樣罪惡昭彰的真相。
“啟稟陛下,微臣已經替太子殿下驗過傷口。”
這時,只見賀荃走出內殿,神色平和地來到了周帝面前。
然而讓人感到詫異的是,作為事件核心人物的太子卻並沒有隨他一同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