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的這些賓客中,但凡是有點心思的人,都能聽出元鵬這番話中的威脅之意。
在他們眼中,元鵬一個楚人,竟敢在大周的皇子面前出言威嚇,未免有些太過狂妄。
而高珩娶元熹公主,就好比是接了一個麻煩的燙手山芋,若不能處理得當,恐會後患無窮。
面對元鵬如此明顯的威脅和挑釁,高珩的神色卻很是鎮定,並沒有感到絲毫的畏懼。
這幾年南楚暗地裡愈發不安分守己,儼然成了周帝的心腹大患,兩國遲早要兵戎相見。
若非周帝當初以程金枝的安危作為要挾,他早已有了出兵征伐南楚的念頭。
與元鵬在戰場上相見,其實只是時間問題。
他如今所擔憂的,是萬一元鵬與太子互相勾結想對燕王府不利,那事情,可就要複雜多了。
畢竟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他寧願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上窮途浴血,也不願意在防不勝防的幽暗之處與這群狡猾的豺狼博弈周旋。
而程金枝聽著元鵬這番話,整個人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擔憂與傷懷之中。
她深知高珩不受威脅,更不輕易屈服的個性,元鵬越是想這樣威逼利誘,他就越不會就範。
如今太子一黨勢力強大,難以撼動,高珩雖然在眾皇子中脫穎而出,但相比太子背後的勢力集結還是略遜一籌,終究還是根基未穩。
可此時若有大楚在背後作為依仗,自然等同於如魚得水。
尤其是在四年前那起賑災官銀案上,就能率先給太子一次沉重的打擊。
反之,如果高珩在婚後對元熹公主不聞不問,處處冷落,元鵬並非等閒之輩,很有可能言出必行,為了自己的妹妹而對燕王府做出一些不利之事。
這麼想著,她又再次意識到,這一切矛盾的起因,到底還是出在自己身上。
當然,程金枝之所以會此處想,是因為她此時並不知道,元鵬與太子之間的淵源。
“皇兄,父王不在,長兄為父,按照規矩,熹兒得向你奉茶才是。”
見氣氛一時變得凝重而怪異,元熹公主擔心元鵬還會說出一些不該說的話,使得高珩與他之間的矛盾加劇,急忙和顏悅色地擋在了二人中間。
“好啊,今日父王不在,我自然算是長輩,受你一杯茶,也不枉我從小到大都這麼疼你。”
聽到元熹公主的話,元鵬眼神鬆動,嘴角含笑,很快恢復了一貫的明快之色。
待奉茶的侍女將茶水送到,元熹公主便很是鄭重地雙手接過茶盞,單膝跪地,將手中的熱茶遞到了元鵬的面前,抬頭之間,眼角竟然閃現出了盈盈的淚光。
“皇兄,謝謝你這麼多年來對熹兒的痛惜和照顧,熹兒感激不盡。”
而看著元熹公主深摯的眼眸和眼中那閃爍的淚光,元鵬不自覺地收緊瞳孔,臉上流露出了傷感與不捨。
尤其在接過那杯熱茶的一剎那,眼中那抹原本被他深藏在眼底深處的內疚之意,也隨著這份不捨一起奪眶而出,同時被高珩和程金枝盡數捕捉在了眼底。
他為什麼要內疚?這門婚事分明是他暗中協助,一手促成,他何以要內疚?
“兄妹之間,何必說這樣的客氣話,只要你幸福快樂,皇兄也就心滿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