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舟的命,是禍福相伴。
或者三春市才是他保命的地方,這兒大師兄對他好,楊總對他也不錯。
楊善比成舟大一輩、兩輩,兩人沒多少衝突,以後虛擬偶像和百福廣場應該不少合作。
楊善能指點就指點一些,不管白的黑的。
成舟以前應該算白的,但也走在陰暗處,有點異曲同工?
大家隨便找個地方吃飯,大老爺們沒那麼講究,這叫歸於平凡。
三春市有一點,就是看著小館子或許大有深意。
男人吃飯,來點酒,再來幾個菜,也注意養生,又不是應付飯局。
秘書在一邊應付電話,好多人請楊總吃飯。
楊總、多老的司機?他混出名堂的時候,有的崽子還在孃胎。
成舟恰到好處的晚輩,清虛文化的霸總也無須時刻端著。
像師父那樣根本不需要端,偶爾端一端就好了。
楊善有點嫉妒,他年紀大了,要不然也拜師。不是放不下身份,而是沒必要,道、就講個順其自然。
成舟隨口和他說種經文。
楊善眼睛一亮,好啊!
秘書也覺得好:“《清靜經》591個字,一個字68平方,總共約五千平方。”
一群狗頭軍師:“把天尊放在清靜經中間。”
“不好,天尊放在前,經文在後。”
“拜天尊的時候把經文也拜了。”
“百福宮在哪裡?”
狗頭軍師說的挺像回事:“百福宮是遊客逛的,《清靜經》就不適合鬧哄哄。所以,百福宮應該坐南朝北,順著無量天尊。經文在北,天尊要朝南對著無量天尊、正好在經文前。經文和百福宮中間是廣場。”
楊善想想,好像可以。給清一仙師說,請她再寫一篇《清靜經》。
狗頭軍師嘿嘿:“能不能把《清靜經》買過來,作為百福宮的鎮宮之寶?”
楊善看一個個皮厚的:“誰買單?”
當然是老闆,嘿嘿。
《清靜經》大概也得幾個億,一般人賣了也買不起呀。
楊善若是買了也拿回去,哪捨得在外邊擺?
但為了百福廣場,這要不要投資?真是個難題。
成舟不說話。
他要好好練字,以後不說替師父,有些場合也不用師父出手了。
楊善的運氣比成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