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殿的左右像廂房,就是輔助中間的。
三清殿後邊也有一塊平地,再後邊是圍牆,左右的門、像垂花門。
索靜苓說:“門前豎個牌子:遊客免進。”
大家都明白。要燒香的在這兒燒就可以了。後邊不僅是道教,也有道家,不給打攪。
姜黼支援女朋友:“有證的自然是能進,其次像會員,門口弄個刷卡。”
有卡就是牛。
非常好操作,而能限制大部分的遊客。
虛素補充:“信徒辦卡,這不是賣門票不是用錢砸的。”
不是特地強調,實在是有人不停來砸錢。
都不知道是不是砸錢的多了,虛素賺的錢越來越多。他都想孝順師父。
小道士笑道:“應該供財神爺。”
大家說著,從東邊門進到正中間。
抬頭就是這樓。兩邊也是有廂房一樣輔助。
樓一層很高、重簷,二層單簷,頂上也是重簷,雖然頂上不是太大,但重簷配著這高度、顯得氣勢,而並沒失調。
表面看是三層,其實一層上面有個夾層、頂上也有個夾層、像觀景臺。
42x35米,要說大不是太大、要說小也不小。
二層35x28米,三層30x21米,其實也夠了。
只等裝修好。
大家爬著光禿禿的樓梯,一直到上面。
雖然是夾層,高度夠,並不壓抑,面積也可以,呆幾十人、吹吹風,或曬太陽。
觀景臺,看東湖是最美。
這邊限制了高度,沒往高了去,但比望湖閣要高,比北城也高,不過不是太高,沒有壓迫性。
就算下面有臺基,但像馬尾松可以高四十多米,樟樹也能高四十多米,銀杏能高達四十米,所以,這不到四十米的樓,還在樹林中。
前邊的樹林挺好,就是人賊多,以後若是湧入鶴觀,還是多的。
小道士問清一仙師:“收門票嗎?”
索靜苓想想:“十塊錢。”
小道士打算盤:“一天上萬人是有的,十萬塊、供日常開銷有了。”
遊客中心就算不宰客,賺個維護費是能的。
另一位道長愁眉:“買法器的、買符的,總覺得多少都不夠賣。”
索靜苓扭頭,不歸她管。慢悠悠的下樓。
道長管。東西得好,不愁賣愁沒的賣、各種走後門想買、也是伐開森。
索靜苓一直不覺得買個符就能怎麼地,但攔不住人家要買。
另一項生意是賣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