筍,也是詩詞和文化之一。雨後春筍不用說。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窗間梅熟落蒂,牆下筍成出林。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
殘雪壓枝猶有桔,凍雷驚筍欲抽芽。
夜聞歸雁生鄉思,病入新年感物華。
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舍下筍穿壁,庭中藤刺簷。地晴絲冉冉,江白草纖纖。
土膏欲動雨頻催,萬草千花一餉開;舍後荒畦猶綠秀,鄰家鞭筍過牆來。
筍好像很喜歡串門,這是筍的特性。所以種竹的時候一定要圍好。
筍穿牆對牆總歸是不好,以前的土牆更容易穿。
再說蘇東坡,又有《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節葉具焉。自蜩腹蛇蚶以至於劍拔十尋者,生而有之也。今畫者乃節節而為之,葉葉而累之,豈復有竹乎?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
與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識其所以然。
夫既心識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內外不一,心手不相應,不學之過也。故凡有見於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視瞭然,而臨事忽焉喪之,豈獨竹乎?
子由為《墨竹賦》以遺與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養生者取之;輪扁,斫輪者也,而讀書者與之。今夫夫子之託於斯竹也,而予以為有道者則非邪?”
子由未嘗畫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豈獨得其意,並得其法。
子由是蘇子瞻的弟弟蘇轍的字。
米芾說蘇子瞻這文:逸情妙蘊謖謖,然流於楮墨之外。蘇子瞻嘗作墨竹,從地一直起至頂,餘問:何不逐節分?曰:竹生時,何會逐節生?運思清拔,出於文同與可。
文同字與可,和蘇子瞻表兄弟,也是大牛。
大牛隻和大牛做朋友。
米芾雖然小十幾歲,關係顯然不錯,否則怎會看他作畫併發問?
蘇子瞻和子由、不是情同手足他們就是親兄弟。
蘇子瞻寫竹,渾然天成,他性格就是這樣。
子由做弟弟的,就艱難了。
但一世人兩兄弟,情義在其中。
索靜苓停下。
姜徽文到屋裡、會客廳繼續忙碌。
前面準備差不多了,但行百里者半九十,擠到三春市的實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