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古代也不行,字誰不會寫?真正寫的好有幾個?
真寫的好不愁沒飯吃,寫的不咋地就當自己書法家、可以撈錢了,毛病。
書法家、就要這樣那樣,古代有嗎?書法是愛好,有條件去追求,沒條件不量力而為,在哪都是死。沒人慣著。
索靜苓不管。
姜黼管。
這塊地可以。前邊有必要留停車的,電動車、腳踏車。
索靜苓隨口說:“叫鶴觀。”
姜黼親一口,太好了。
煩。索靜苓沒表情:“這邊給女子留。”
姜黼再親一口:“東邊給道士,西邊給女冠,中間是主體,正中間建五層的樓。”
索靜苓想現在的事:“道與教是兩回事,就像政乂教合一,有人覺得理所當然,並不是的。”
道家以“道”為核心,認為大道無為、主張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剛柔並濟等政治、經濟、治國、軍事策略,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是“諸子百家”中一門極為重要的哲學流派。
道教是信仰,信仰需要信徒,和哲學是有關但完全兩回事。
索靜苓修道,不入教。
或許扯上了,但她本身在無為。
尤其、讓人信教是一回事,學點哲學是一回事,哲學都可以學,教就比較麻煩。
有的講究,實在是一言難盡,誰願意誰去。
姜黼懂懂的,小姑娘早晚課總偷懶。
把一些形式剝離,剩下的才是道。
所以,這中間的樓,下面還是要擺教的形式,二樓還是教,三樓成家,四樓五樓。
姜黼很會畫,修長的手能讓手控尖叫,就是太白。
索靜苓很安靜,看一樓上面有暗層,重簷會更大氣,重簷的中間一層為教所用。到五層視線會很開闊,尤其是對湖。
姜黼畫就是給小姑娘看,懷抱小姑娘畫的特別浪。
其實這種建築不復雜,要古樸。
姜黼解釋:“門口五間殿,供外人來,左右廂房也是;中間正殿;後邊五間殿純道家,東邊是道協,西邊給女冠。西邊的院子,分前後兩棟,前邊修道後邊為教。”
東邊對稱。
這蓋幾層,能住幾百人,若是道觀,人就不少了。
索靜苓不想費腦子。
姜黼拉著她,去游泳。
東邊的游泳池,被一群大姑娘小夥子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