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月色挺好。
姜璿和一家子、老人、在堂屋撩的都是老事兒。
年輕人不懂的,隨便玩去。
郎嫀和郎愈就在這兒,聽故典。
姜璿摟著小的,故典要小孩聽才好。
郎嫀懂懂的,不聽沒關係,但老人說話最喜歡聽眾,聽習慣就好)
老太太牙齒掉光佝僂著背比姜璿還大。
姜璿大聲問:“你還緝麻呢?”
大嫂驕傲:“我夏天,緝了六斤八兩!”
姜璿說:“這一比我都懶了,我回頭找點麻。”
大嫂笑的:“你緝什麼麻?”
姜璿很認真:“我以前種地,這男耕女織,種地男的去,我就在家緝麻,納鞋底。”想想索小姐,“自己做的鞋穿著舒服。”
另一個老太太笑道:“你想穿我給你做。”
姜璿傲嬌:“不稀罕你做的,我要自己做。”
老太太樂:“大姐厲害,沒有你不會的。”和郎嫀說,“你太外婆一身本事,能學到一半就夠了。”又閒聊,“世上沒有沒用的本事,只有不會用的本事。國外興那個手工,就比咱手工香嗎?看我自己做的鞋。”
腳伸出來,一雙布鞋看著就舒服。
姜璿肯定:“你做鞋最好,翠芬學了你手藝,給清一做幾雙冬天的。”
老太太精神抖擻:“做老式的還得我來。”
姜璿說:“手藝別攢著了,快點傳給翠芬,空了四處走走。”
郎嫀覺得她要學做鞋,太外婆的手藝得傳下去)
好在三春市做的不少,穿的也不少,外邊買的不少)
不像有的弄特色,三春市是精緻又貴,一分價錢一分貨,穿出去不難看)
老太太、還有年輕的、一雙鞋賺二百塊,不指望發什麼財,過日子又夠了)
古城做這些都有補貼,還挺不錯的)
山上,索靜苓畫符。
姜黼看她,還沒畫好?
不告訴他,索靜苓早就準備畫多多的五雷符。
姜黼就覺得有點方,會畫五雷符的小姑娘,齋醮真用這個?
索靜苓就是畫怎地?
好在料挺足,黃表紙她是用不完的。
溫稷坐在一邊喝茶,慢悠悠的說:“閻玉亭想把楊美好弄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