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家大院,人氣好。
若是人丁不夠興旺,就衰敗了。若是留著老房子,老人,年輕人都出去,也完。
姜家的老房子和老人不一樣,年輕人想進都進不了門。
為招待山翁、何方等,單獨騰出一個院子。
有的搞書畫,有的不搞,就是約著來玩玩。帶幾個小輩。
吃過早飯,幾輛車停在門口,準備出發。
姜璿明年九十,精神挺好,或許還能拎著擀麵杖打流氓。
姜憲在門口送大姐。他要看家,但一輩子了,大姐出門要送,回來要接。
姜崇跟著老姐去轉轉,姐弟三個都挺像,都不簡單。
山翁九十,留著一把白鬍子,穿著中裝,挺有古味兒。
身邊照顧的,是侄孫,十八歲,放暑假帶著出來。
何方八十八,也留著白鬍子,體格矮胖些,像個老神仙。
身邊照顧的,是小孫女,二十多歲眉清目秀,在書畫上也有名氣了。
姜如年、蕭玲玲、姜如裕、賀筠都是三春師大的,放假了,也算主人、陪客、照顧老的照顧小的。
保鏢找姜如年彙報。
姜如年再找老姑解釋:“老五那兒有事,我們先走吧。”
姜璿問:“什麼事?”
姜如年答:“有個道士說桂馥院風水不好。”
老孃信他個鬼。姜璿麻溜的上車走人。
姜崇扶著老姐,悠著點兒。
山翁樂。姜璿就是這性格。雖然這會兒沒見到清一,不急。
雖然沒有那些亂七八糟,這也有三五十個,人再多、莊子就住不下。
一溜的車在路上開的慢。
過了橋,這不是一般的農村或山村,而是奔仙境。
尤其外邊熱,這山邊挨著河,看鳥飛猴子爬,路邊也開不少花。
若說有的地方找不出特色了,哪哪都是開發扭捏出來的,這兒就特別自然。
經過村子,很有那種淳樸自然。
大家生活也好,精神好,悠閒。
這會兒是農忙,忙碌的農民洋溢著笑臉。
那有老孃打兒子的,看到車趕緊站路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