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七月,天非常的熱。
不只是三春市熱,國外一樣的,今年夏天或許要熱死好多。
這還沒入伏,入伏就會烤熟?
一大早,索靜苓起來,穿著薄薄的紗裙,能出汗。
這就好在三春市,樹多,早晨有幾分涼意,偶爾涼爽的風吹。
索靜苓慢悠悠的轉,後花園是挺好,轉到菜地這兒。
紅薯長的非常好,蕹菜也長得好,索靜苓拿刀割一把韭菜。
軒援認真看她,還好,不會把手割了。
軒援準備掐紅薯苗。
索靜苓樂,她可以掐,這挑好的掐,兩塊地能掐好多,等再長長,要吃不完。
軒援指使:“就挑最好的掐。有的不敢,就摘紅薯葉。”
索靜苓點頭:“明天可以來掐蕹菜。”
軒援點頭:“能掐一碗了。”
索靜苓美滋滋,裡外的菜地能保證每天吃的。
軒援搖搖頭,這姑娘真是,仙女本仙了。
索靜苓坐在竹林邊這亭子,理韭菜。覺得茅屋很有必要。
安靜的坐在亭子,不算太熱。
若是茅屋,早上是背陰,後邊若是假山擋的好,早上涼快,摘了菜收拾乾淨,或是拎回去做早飯,或是就在這邊做。慢悠悠總能過起節奏的。
姜玉徽跑過來,一大早穿的清涼,嚶嚶看靜靜穿的真是。
索靜苓看她才是,早上涼,不敢這麼穿的,有寒氣。
姜玉徽問:“早上有寒氣?”
索靜苓說:“正午都有。”
所以休息時穿堂風都不能吹,平時也注意一些。
姜玉徽仗著年輕,不過坐著和靜靜一塊擇菜,一會兒覺得涼風吹。
七月天不是沒涼風,是被熱掩蓋了,就像世上不是沒好人,被亂哄哄的掩蓋了。
韭菜理好,廚師過來摘菜,順便將韭菜和紅薯苗拎去廚房。
索靜苓覺得很幸福,吃自己種的菜。
姜玉徽樂,家裡老人就喜歡這種自給自足。
不只是小農的問題,就像山水田園,有著更深的文化淵源。也代表隱士,以及道。
隱士來自於道的概念,追求自然無為,一畝三分地是必須。
自食其力的隱士傳統,是從古史中的善捲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