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天色不錯。
索靜苓開門出來,不抬頭。
姜黼過來,拉著她的手,捏她下巴。
索靜苓抬頭看他,淡淡的光,淡淡的燈,臉挺白的。
姜黼皺眉:“換衣服準備健身。”
不幹!
姜黼想想:“練八段錦?”
索靜苓眨眼睛。
歷代卓有成就的大醫家幾乎都精通氣功學術,如扁鵲、華佗、張仲景、孫思邈、李時珍等。
八段錦是以調身為主的氣功功法,練習中側重肢體運動與呼吸相配合。
八段錦在流傳過程中有坐功和站功之分。
站功經過不斷的修改,有這七言訣:“兩手託天理三焦,左右開弓似射鵰,調理脾胃須單舉,五勞七傷往後瞧;搖頭擺尾去心火,兩手攀足固腎腰;攢拳怒目增氣力,背後七顛百病消。”
孫思邈七歲就學,日誦千餘言。弱冠,善談莊、老及百家之說,兼好釋典。
姜黼拉著姑娘到東廂房道場。
索靜苓不高興。
姜黼捏她臉:“是不是早上轉一圈,回來再練導引術?”
不告訴他。
姜黼有辦法:“你現在身體要養,由我負責。”
索靜苓看他,怎麼還成他負責了?
姜黼點頭,非常認真:“要聽專家的。”
索靜苓說:“帝崩,妃日一疏食,屏處一室,誦佛書,困則假寐,覺則複誦,晝夜不解衣者四十年……年九十三薨,諡昭淑。”
姜黼和她講道理:“天壽未知,或一百一十到一百五十,有幾人活到?若天壽一百二十而九十三薨,未足。所以要養生。人的正常壽命在一百歲以上,天壽還會延長。”
靜妃娘娘眼睛亮了一下。
姜黼好像看到早晨的第一縷陽光。她什麼都不做,就想像烏龜活著。
姜黼幹一件事、再接再厲、將姑娘抱在懷裡。
靜妃娘娘掙扎!
姜黼鬆手,還拉著她手。
索靜苓使勁推也推不動。
姜黼悠閒的很:“個子太低,像個小孩。”
索靜苓叫:“不長個子!”
姜黼伸手又把她抱了,頭悶在他懷裡,能悶死。心跳反而平靜的很,沒激丶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