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是,五爺能靜下來,大家得喜大普奔,不能透露到外邊。
偷懶都有好藉口)
索靜苓問:“董音能過來嗎?”
姜黼點頭:“讓牛妽帶她過來。”
索靜苓想想:“等過完節吧。過了端午節,楊美好還得判。”
那些事她一點不想操心。誰來找她說也沒用。
姜黼拉著她坐下,給她看後花園假山的設計。
直接弄好是一種方式,讓她多點事兒是一種方式,畢竟她尋常不出去,後邊看的最多。
索靜苓坐下。
梓彤倒了茶,忙別的去了。
索靜苓喝口茶,看這弄的。
這塊地方不大了,東邊是房子,西邊是菜地,竟然還能弄這麼大。
姜黼解釋:“其實不大,中間一丈寬通道,能將這分前山後山,後山用於爬藤,前山的山洞可以看到魚池。從前邊、看不到中間的道,會顯得整體大。但後山爬了藤,視覺上又不一樣。”
索靜苓看中間的山。
姜黼解釋:“一些石頭能搬到後邊,魚池適當大些,通道的兩邊要種花,這塊,假山上建一個小亭。”
索靜苓看現在草地的地方,邊上不用很高,有一丈高,建個小小的亭就夠。
索靜苓說:“這亭子不是看整個後花園?”
姜黼看她:“這邊白玉蘭高,這邊竹林不算低,後邊房子也不算矮。”
索靜苓明白:“就是在山上賞魚。”
至於花肯定是有。
菜地在那兒挺奇葩的。
姜黼只遺憾:“魚池太小,不適合養大魚。”
索靜苓不覺得要養特別大。
姜黼說:“梅樹高約兩丈,所以這亭子建在五米左右,外邊能看到一個頂,適當高些才好。”
索靜苓覺得:“一丈二,人坐下就是五米多。”
一丈二是四米,姜黼記下,亭子就從後邊拐上來。
這一路拐,大樹沒有,但造景不難。
就是把後邊重新造景。
假山裡邊的景,山的意味在裡邊。
姜黼突然覺得:“山邊蓋一間茅屋?”
索靜苓看他,眨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