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下午六點。
索靜苓已經吃過晚飯,坐在窗邊,趴在小桌上繼續練字。
屋裡暗些,但外邊天還沒黑,所以屋裡也沒開燈。
靜妃娘娘不是老眼昏花了,也是喜歡自然光、而非各種燈。
燈固然好,但太多了,失了本來的那勁兒。
靜妃娘娘也是很能與世推移,不僅是練手,也是熟悉這些新的字。
其實以前大家都會造,可能沒造這麼好、這麼大影響。
李婕將裡外的收拾乾淨,過來,站在索靜苓身後看。
小葉和小美留著長頭髮,她倆美得不行。
小真呢,留的卻是短短的妹妹頭。
“這太簡單了。當頭髮長到那麼長的時候,我就已經有十個妹妹了。我只要悠閒地坐在椅子上就行了,十個妹妹會賣力地給我梳頭的。好玩極了!”小真說,“抹上香波一揉,那泡沫啊,高得能夠著雲彩,好像一個大大的大大的蛋卷冰激凌。唯一遺憾的是不甜。而且啊……”
“躺在岸邊,讓河水沖洗頭髮,頭髮就在水裡輕輕地盪來盪去,好像海帶一樣。而且啊……”
李婕看這寫的認真,突然想:“你是不是簪花小楷?”
索靜苓扭頭看她一眼,笑道:“館閣體。”
李婕不明覺厲。
靜妃娘娘不好解釋。
她親爹是秀才,她開始就練館閣體。
後來漫長的歲月,偶爾抄經。
她自己就把簪花小楷揉進來,也算是有了自己風格。
現在筆不一樣、字不一樣、她都沒寫順手。
李婕自己上網查,有網就是好。
館閣體,楷書的一種書體。
小楷即楷體小字。甭管簪花啥的,都是楷體。
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書。四大楷體為:歐體、顏體、柳體、趙體。
所謂顏筋柳骨。
柳公權在研究和繼承鍾繇、王羲之等人楷書風格的基礎上,遍閱近代書法,學習顏真卿,溶匯自己新意,自創獨樹一幟的“柳體”楷書。
李婕沒找到簪花小楷的出處,不過衛夫人是大名鼎鼎。
學書初學衛夫人,但恨無過王右軍。
先須大書,不得從小。
善鑑者不寫,善寫者不鑑。
衛夫人認為:“下筆點墨畫芟波屈曲,皆須盡一身之力而送之。”
“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多力豐筋者聖,無力無筋者病。”
李婕不太欣賞的來,不過:“有人覺得簪花小楷柔美清麗、適合女子。”
這又有說“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臺、仙娥弄影,紅蓮映水、碧沼浮霞”。
“碎玉壺之冰,爛瑤臺之月,婉然芳樹,穆若清風”。
索靜苓乾淨利落:“女子和女子不一樣的。”
李婕瞭然。
魏晉時期的河東衛氏是一個著名的書法世家,衛夫人才會有名有字,其他人想達到她的程度、差得遠。
李婕看索靜苓,這氣度就不一樣。
其實也沒什麼,靜妃娘娘就是混日子,活得久了折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