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說得還算中聽,朱祐樘也平靜了幾分,看著底下李慕兒揪心的模樣,他也不好受。耳邊忽然想起何青巖對他說過的隻言片語:我們都以為,要將瑩中護在羽翼下……可她遠比我們想象得強大……
對,他以為,將她護在樹蔭下,不讓她面對那些是是非非,恩怨過往,對她而言才是最好。其實卻分明是看輕了她。韃靼之行,荊王之案,她遠比他想象的,做得更好。
眼前小小女子,早已從剛入宮的那個不知天高地厚的野丫頭,成長為凡事都有自己的主見,聰慧到不止能處理好自己的事情,還能為他分擔的堂堂女大學士!
好,即便李家真有與荊王謀逆叛亂的前因又如何?她要查,就放心大膽地去查,至於結果如何危險,他自會替她兜著!
朱祐樘想到這裡,默默吁了口氣,起身款款走向了李慕兒。
他走得很慢,好一會兒才走至身前。李慕兒不由抬頭望他,他那樣眉目清秀,一如初識般雲淡風輕地衝她伸出手,讓她忽然記起,在她心中,他就是個一舉一動都妥貼的讀書人。
一如既往。
手心輕輕搭上的那一刻,她聽到他溫暖如春的聲音響起:“好,朕再依你這一次。”
……………………
走出乾清宮時,天氣還是不好。漫天薄薄的鉛色雲朵,飄落的雨滴如春日裡漫天飛舞的柳絮亂舞。都這個季節了,乍然從乾燥的屋子裡步出,居然還撲面而來一股涼意。
李慕兒的掌心卻是溫暖。
朱祐樘答應幫她。雖然不知道由他出面去審荊王能不能審出她想要的答案,但這好歹是這麼久以來她最靠近真相的一次機會了。
她也不能閒著。朱祐樘讓她再跑一趟蘄州城,親自去查荊王謀逆之說。
他會做出這樣的決定,足以證明對她的信任。
或許,他還有別的考慮。
李慕兒唇角微揚,大步跨入了連綿不斷的雨幕裡。
她沒有看到,身後朱祐樘負手立在乾清宮門口,視線正一刻不離地跟隨著她的腳步。
看著自己一手提攜培養起來的女學士已經悄然綻放出光芒,他深感欣慰。可不知道為什麼,她這個離去的背影卻讓他忽然有些害怕與後悔,恍惚間感到前路有些未知的危險,連他都不知能否掌控……
“皇上,何時可以宣膳?”
朱祐樘內心正在掙扎,忽聽得何文鼎靠近。沉吟了片刻,他低聲對何文鼎道:“先替朕去宣馬驄入宮。”
“是。”
護慕兒者,唯有馬驄。
………………
前往蘄州城,路遠迢迢,最快的便是走京杭大運河的水路先至山東,再轉陸路。李慕兒出發之日,是個大雨天,朱祐樘沒有上朝,舉著傘為她撐了一路。
可是油紙傘素來只是為孤人設計的,兩人共乘一柄,最終的結果,便是都被打了個半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