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親王十四歲那年冬日,齊王殿下出海歸來。不光帶回了新殖民地的財富,還帶回了一個金髮碧眼的美人。上書稱,這美人為希臘學者,學富五車才華過人。齊王愛慕已久,請皇上賜婚,迎娶希臘美人為齊王妃。
這道摺子在帝都引起的風暴之大,比那年冬日的雪還要大。堂堂大周親王,竟然要娶一個異域女子為王妃!這不是笑話嗎?一時所有御史都上摺子參齊王,不顧禮度,忘恩祖典。
齊王沒解釋,只是帶著美人和整整十船的寶物,堆到宮門口。直接道:“若不准我娶此女,我便隨她去希臘!這十船寶物就當她的嫁妝了。”
一時皇上氣惱萬分,把齊王抓到宮中揍了一頓。最後也不知兩兄弟怎麼談的,太后賜婚,齊王迎娶了希臘美人。齊王這個大齡男青年終於成親了,雖然娶的媳婦全國人都不怎麼滿意,但是肖林很滿意!
特意把希臘美人請到理工學院講了幾次學,要知道希臘的幾何和物理可是這個時代最強的。又將希臘美人聘為榮譽導師,隨時可到理工學院講學。
就這樣,之前還懷疑美人才華過人是齊王瞎說的人,都打臉了!人家還真是學者啊!特別是物理和數學,比理工學院的導師還厲害!
不過希臘美人在帝都的日子很短,她都是隨齊王出海的。就連懷孕期間,肖林強留她在帝都養胎她都不願意。只說大海才是自己的家,只有在海上她才真正的舒心。齊王全程變成小狼狗,老婆說啥是啥。
朔親王十五歲的時候,帝都發生雪災。整個京城都被白雪覆蓋,道路不通,各地災情艱難的傳到帝都,都沒法第一時間派人去賑災。就在百姓人心浮動之時,理工學院研製了能飛到天上的熱氣球。
巨大的熱氣球飛到天上,百姓當成神蹟一樣膜拜。學院準備了幾萬份宣傳單,將如何在雪災中自救?哪些道路能通往帝都?哪些地方有設粥棚?
等等朝廷賑災之條款列好,從空中飛撒至整個帝都。那怕身陷雪地的百姓,在接到空中傳下的宣傳單之後,也多了幾分求生的希望。
熱氣球不光給百姓帶去希望,還給朝廷帶回了整個帝都的俯瞰圖。哪條路雪最厚?哪片區域雪情最嚴重?哪個城鎮的百姓最需要救治?熱氣球在空中飛了一天,都看的一清二楚。
這場舉國不安的雪災,就在理工學院的熱氣球飛天的配合下,很快平息。這一年,百姓見識到理工學院的非凡,而第一個坐熱氣球飛空的學子,也因此青史留名。史稱,飛天第一人。
朔親王十六歲的時候,倭國使臣來朝,出言不遜,道在陸地上確實是大周軍力最強,但在海上,則是倭國海軍最厲害。這番言論傳到楊誨將耳中,立即出動海軍攻入倭國。只用了三個月,倭國上書投降,歸於大周的附屬國。
楊誨將軍道:“倭國本就是我大周附屬國!你們不尊大周,妄自稱皇,如今戰敗,豈容你故技重施!”當即殺光倭國皇室,毀其宗廟,廢其祖陵,倭國滅國。
楊誨上書皇上後,改倭國為南海郡,所有百姓習漢字說漢文,郡內大小官員皆由朝廷指派。軍力也由楊誨將軍接管。就這樣,地圖上的那條彎彎島國,正式成為大周的一部份。
朔親王十七歲這年,十六歲的婧公主學業有成,想繼續深造,卻發現大周竟然沒有一所能讓她進學的學府。皇后娘娘立即在理工學院內加蓋了一所教學樓,名為女子學院,由希臘美人齊王妃擔任學正,婧公主是第一個學生。
朔親王十八歲成人禮是皇上親自主持辦的,非常盛大。成人禮當天,還辦了朔親王的訂婚儀式。女方是蔣鴻萊和冰雲的女兒,蔣夢妍。因為夢妍只有十四歲,要等十八歲成年才能辦婚禮。所以還要等四年,這四年朔親王專心於物理研究,夢妍也進了女子學院讀書。
期太子十八歲的成人禮,是按儲君的規格來辦的。禮部準備了半年,提前將文書發到各郡各州,還有附屬國。這一天,可謂是全國同慶,大周的儲君成年了!附屬國更是早早派使臣帶重禮來參加。
就連離大周隔著幾大洋的地球彼岸,也由海商們傳的訊息知道,東方那個天朝國度的繼承人成年了!大周聽過的,沒聽過的,大小國家紛紛遣使臣來朝賀。肖林笑言:“我期兒的這個生日派對,除了外星人,這地球上的人算是都知道了!”
期太子收的禮太多,東宮放不下。他立即將所有禮物交給母親處理,皇后一時興起,便在離理工學院不遠的地方,選址蓋了個皇室博物館。將各國物件挑有代表性的擺到博物館,任由學子百姓免費參觀。
同年,晴公主嫁至蘇州郡太守。皇后派人在蘇州修建公主府,由華夏學院楊朗導師主持修建。雖然晚了幾年,肖林到底遵守了與朗哥兒的約定,讓他與他的晴妹妹相見。並且以後,兩人應該時常能見到吧!
期太子二十歲的時候皇后主持選太子妃,期太子親自選了甄相孫女,十八歲的甄詩華。同年成親,期太子正式監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同年晴公主生產,其母高妃請旨去蘇州照顧女兒。皇后準旨。
倩公主十五歲時,不願去女子學院讀書。而是想在關雎商行學習服裝首飾設計,皇后在看了她設計的幾十件服裝款式之後,同意倩公主的請求。親自教導倩公主設計理念和商業理論。
期太子二十五歲的時候,皇上和皇后搬到理工學院住,同時皇上在理工學院擔任名譽院正,皇后擔任物理系導師。朝政全權交給太子處理。
同年,帝后兩人,未帶一個兒女,只兩人下江南。再次來到如意莊,在華夏學院講學一個月,任何學子的都可旁聽。這一個月,華夏學院人滿為患,許多外地學子紛紛前來,只為聽一場帝后課程。
帝后又到軍事學院講學一個月,因軍事學院管理嚴格,不許外人進入。所以並未有人旁聽。
從如意莊回帝都時,帝后又繞行到崇明島,檢閱海兵。沿海百姓為了歡迎帝后親臨,籌百米高的帝后銅像,立於海口,萬民朝拜。
此後五年,帝后多是在外巡遊,大週五嶽四湖,皆遊了一遍。所到之所,興修水利,開山修路。所有城鎮擴建小學堂,建醫院。五年之行,全國建學院千所,醫院千間。
因殖民地財富充盈國庫,皇上正式下國書,全國免農稅,且開墾荒田,朝廷給補償。到此,大周終於做到了歷朝歷代皇上都想實現的盛世“農無稅”!
百姓稱頌,百官請旨,帝后泰山封禪!
太子三十五歲時,皇上讓位於太子,正式做太上皇。在理工學院建行宮,和皇后正式做了學院導師。
同年,太后肖林將關雎商行交給倩公主接管。因朔親王一心研究物理,對外事一概不管。而婧公主協管學院多年,帝后非常滿意。蔣鴻萊便將院正之職傳給婧公主,他和帝后一樣,做了導師。
朔親王四十歲的時候,再次完善了發動機。主持在帝都至崇明島之間修了第一條鐵路,由發動機帶動的火車正式執行。朔親王因此,被封為理聖,史稱朔聖。
肖林和週六站在學院最高的觀景閣上,看著學子們為朔親王籌理聖廟。在學子們的歡呼聲中,肖林笑道:“六哥,有這樣優秀的兒女,你有什麼感想?”
週六理了理肖林夾著白髮的烏絲,摟過她的肩膀道:“此生有你,是我最大的榮幸!”
喜歡帝為凰請大家收藏:()帝為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