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林雖淚眼漣漣,但仍高聲怒道:“各位大人不必多言,諸位之心思,勸皇上納妃的摺子裡可寫的清清楚楚!楊家持寵而嬌,本宮這皇后忌妒狹隘。如今楊帥辭去兵馬大元帥,本宮亦辭去皇后。圓諸位之願!”
不待百官再言,週六先扶起肖林:“朕這一生,只有一位皇后。那就是你楊宜!此生,決不會有第二個女人進入朕的後宮!還請皇后收回鳳印,不可再說這樣的話!”
肖林委屈地喚了句:“六哥。”
週六亦輕聲道:“林兒,六哥知道你委屈!且先回去,六哥一定給你一個交待!”說這話的時候,週六覺得心像火在燒一樣。自己乃堂堂皇帝,竟被百官逼著自己的皇后受這樣的委屈!若非先帝留下的一堆亂攤子到現在還沒處理完,且大周才經過一場大戰朝局不易大動干戈,參與此事的人,朕一定會輕易放過!
且等著,等朝局穩定,待國庫充盈,百姓安居,朕一定要將今日之恥百倍還之!
看著肖林離去,楊爺爺更加堅定地要皇上收下兵馬大元帥之印。週六也明白,楊爺爺只要還擔任兵馬大元帥,就還會在風尖浪口上,朝中之人就還會拿此事來妄論楊家,妄論皇后。最後,含淚收下兵馬大元帥之印,扶起楊爺爺。
“如今我大周已無戰事,這兵馬大元帥一職,朕就先收著。待需要是,再封!”
兵部尚書還想說不合規矩,卻被楊爺爺一個眼神嚇的不敢吱聲了。今日已經逼的楊家如此讓步,他們實在不敢再多論。最終,這場由百官挑起,打著為了皇權穩固不讓楊家專寵,實則為了將自家女兒送到後宮的政治鬧劇,以楊爺爺的辭職而畫上句號!
楊爺爺辭去兵馬大元帥後,緊接著就上書,想去蘇州華夏學院養老。週六跟肖林商量過後,批准了。
楊爺爺南下的船,是肖林準備的。爺爺為了她被迫放棄用生命得來的榮譽,她能回報的,就只是讓他風風光光南下。十艘巨大豪華的官船,三艘裝滿爺爺要用的日常物品和帶給如意莊的禮物。光這些貨物,就值百萬銀子。
另外七艘裝人,除了爺爺的一千親衛老兵,另有肖林派的兩百名男僕,兩百名婢女,他們負責照顧爺爺的日常起居。當然,肖林知道爺爺不會用他們,爺爺的日常起居都是由他的親衛來辦的。
爺爺開始不願意收這些僕人,到不是覺得張揚,只是單純地覺得麻煩。肖林笑道:“爺爺有所不知,帝都閒人太多,而如意莊卻是人總不夠用!這些人隨爺爺過去,到作坊幹活也好,到書院打雜也好,有的是要用他們的地方。”爺爺這才同意。
出發的前一天,楊爺爺送信,讓肖林到楊府一敘。“現在御史恨不得十二個時辰都盯到咱爺孫身上,明天,你就不要到碼頭去送爺爺了。”楊爺爺看著肖林慈愛地說。
肖林一再強忍,眼淚還是掉了下來:“爺爺!對不起!對不起!都是孫女無能,讓爺爺受此委屈!”
爺爺撫摸著她的頭頂,輕笑道:“傻丫頭,這哪裡是你的錯!你忘了嗎?我們早就約好,待戰事一了,爺爺就去你的學院做武先生。如今,正好如願而已!
爺爺啊,一點都不委屈!那兵馬大元帥的擔子壓到肩上,爺爺連睡覺都覺得重的慌!再者,我們楊家確實該急流勇退。爺爺離了官場,也正好給你哥哥們機會不是!
楊家,爺爺一點都不擔心。至於丫頭你,爺爺也不擔心。你聰慧識大體,且目光長遠,見識卓越。你只要照顧好太子,與陛下一心。朝廷上的那些魑魅魍魎,也就能給你添添堵,分毫動搖不了你的尊貴!
我們楊家是將門,戰場上強勢,但是在官場政治上,卻毫無優勢!所以,政治上的問題,楊家幫不了你。但是丫頭你記住,只要楊家還有一個人在,就會護你周全!楊家會永遠堅定地站在你身後!”
肖林抽噎道:“孫女明白!爺爺放心,我會顧好自己,顧好楊家!這次攻擊我們楊家的人,孫女一個都不會放過!”
楊爺爺笑著搖搖頭:“現在不是算帳的時候,殿前一事,你已經給了百官重重一擊。現在,你要做個大度的皇后。不光不懲戒,還要廣施天恩。多多賞賜誥命女眷,讓他們放鬆警惕,覺得你這個皇后不過如此,並不敢和百官撕破臉。
靜待日後,抓準時機,將那些還是不將你這個皇后放在眼裡的,一一打入塵埃!要記住,要麼不動,要麼一擊必中!
呵呵,只要陛下不納妃,只怕百官就會時刻挑你這個皇后的毛病。這可是個持久戰,丫頭你可要隨時保持警惕哦!”
肖林道:“爺爺,您實話跟孫女說,您是不是也覺得該讓皇上納妃?”肖林靜等著爺爺的回答,這個答案現在對她十分重要!
果然,爺爺沒讓她失望:“爺爺說了,納妃之事,是皇家的家務事。沒什麼該不該,皇上想納,你阻止不了,皇上不想納,那麼你就該支援他!只要你與皇上一心,納不納妃,根本無關緊要。可惜,朝中之人怎麼就看不明白呢?”
肖林堅定地道:“皇上不想納妃!我會讓他一輩子都保持這個想法!”
楊爺爺哈哈大笑:“對!這才是我楊家女兒該有的氣魄!”
雖然爺爺說不要去碼頭送他,但肖林還是悄悄地來了。只是沒靠近,在能看到碼頭的閣樓上,遠遠地給爺爺揮揮手。看著滿頭白髮的爺爺上了船,看著十艘豪輪慢慢駛遠,肖林覺得自已身上有什麼東西也隨爺爺一同南下了。比喻說,當權者不該有的仁慈!
“冰雨,查清楚幕後主使是誰了嗎?”
“回娘娘,奴婢查到參與之人,除了幾個才離京回封地的親王,還有就是,陳家。”
“陳家!這麼說,太后也有參與?”
“太后是否參與奴婢不知,不過指使封御史的確實是陳家,並且事後放出對楊家不利流言的也是陳家。”
喜歡帝為凰請大家收藏:()帝為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