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楊二哥已經想到她前面了,並且還準備親自來實施!肖林覺得再用海上風險太大來阻止他,是對一個將軍的汙辱。所以她決定支援楊二哥的計劃,並且重新打造出海商船。將黑火藥大炮裝到船上,來保護楊二哥一行的安全。
看到肖林畫下的海船設計圖後,楊二哥絲毫不震驚,他已經習慣了妹妹前衛的想法和設計。立即與齊王商議,重新打造出海的商船。因為這個耗時太久且投資太大,齊王不樂意。最後兩人妥協,不打造新的商船,而是舊商船重建,加上兩排黑火大炮,再加寬底板加高船身。這個工作量就快多了。
因為楊二哥同行,並且帶了三千親衛和一船黑火,可謂是擔任船上的安全工作。所以肖林提議,將之前與齊王籤的利潤合同重擬,分楊二哥兩成股份。齊王到是沒意見,他重頭到尾就是想出海,對海商的利潤完全不關心。到是楊二哥不同意了,他道:“我出海是為了檢視各國海軍力量,這要海商利潤算怎麼回事?平白落御史口舌。”
肖林心罵了一句傻蛋,笑道:“你以後不是想建一支強大的海軍嗎?這海軍可是除了空軍外,最燒錢的軍種。這沒銀子可不行!就憑朝廷撥的銀子,決對會捉襟見肘!你自己有銀子,想怎麼用就怎麼用!這船想怎麼造就怎麼造,武器想配多少就配多少。多好!”
二哥還沒話說,齊王到先道:“空軍是什麼軍?”
肖林假裝沒聽見:“二哥細想想,我說的可對?”
楊二哥笑道:“確實有道理,不過小妹,你真覺得就憑你那幾船貨物能有多少利潤?也別重擬合同給我分成了,到時候二哥缺錢,直接找你拿還不是一樣!”
肖林翻個白眼,等你們兩個傻蛋見識到海商的利潤之後,就知道自己的想法有多幼稚了!“那怎麼能一樣!就這麼定了,重新擬股份。我四成,齊王三成,楊將軍三成。怎麼樣?”
齊王連連點頭:“你還沒說呢,空軍是什麼軍?”
楊二哥道:“我和齊王一樣多的股份就過了,不如你和齊王都四成,我兩成就行了。”
肖林只得同意,反正自己加二哥就六成股份,不少了!沒一會,紅香重寫好合同,一式三份。三人簽了名蓋了章,各自收好。紅香出來,齊王暫時忘了空軍的事:“娘娘,臣弟提議讓紅香姑娘一同出海。紅香姑娘對經商和賬目比我那一群海商都強,有她在,經商的事我更放心。”
肖林道:“船隊出海第一禁忌你都不知道嗎?船上絕對不能有女人!紅香若上船,你就等著那些海員抗議吧!”
紅香笑道:“娘娘說的對,老祖宗的規矩,不許女人上船。不過齊王若擔心賬目的問題,我關雎商行可派十名管事隨行。齊王放心,這十名管事個個都能獨當一面,定能與齊王的海商們相處融洽。怎麼樣?”
齊王笑道:“這自然好!不怕娘娘和將軍笑話,本王真不想在海商這一塊多費心思。所以若關雎商行的人能將商場上的事料理好,就算只給本王分一成股份都行!”
就這樣,齊王出海一事,由一個年輕親王的胡鬧經肖林一插手,變成了一件利國利民關乎朝廷政策的大事!而齊王周景燃,也由一個世界那麼大,我想去走走的小王爺,變成一個為了大周江山不惜以身犯險的先驅者!至於正直的先驅者楊二哥,則悄無聲息地成了默默無名的齊王護衛。
一個月後,由欽天監擇的日子和時辰,在禮部舉行了一場盛大的祭天儀式後。齊王殿下在半城百姓的歡呼聲中,帶領著十艘商船從渭水碼頭離開了。
老百姓並不知道,這十艘十分巨大的船並不是出海的船。它們在江中算上龐然大物,但是到了海上,就是小傢伙了。它們只是負責將齊王一行人,送到江蘇太倉的瀏河港口,然後齊王從那裡到崇明島。出海商船實在太大了,根本無法進瀏河,所以只能泊在崇明島。
楊家軍在半個月前就上了船,將黑火安置妥當。關雎商行的人和貨物於十天前運到船上,也一一安置好。大家都翹首以盼,等待著齊王和楊二哥的到來。
待齊王和楊二哥看到眼前十幾條長四十四丈、寬十八丈的船時。船這個字,從此在他們的腦海中重新定義了。楊二哥這才知道小妹所言並非吹噓,跟海船比起來,江船不過是站在巨人面前的少兒。
他也體會到小妹所說的海上會遇到的風險,如果在海浪和海風中,這麼大的船也會東倒西歪甚至散架。那麼海上遇到的風險真的會無比巨大和艱辛!和齊王相視一望,兩人卻都興奮起來。
看來不管哪個時代的男人都一樣,對征服大的東西,都從骨子裡著迷。比喻說征服一艘大船,然後用它來征服大海!此刻,兩人完全沒有擔憂和懼怕,反而是更加激動和熱血。就差仰天一句:“大海,我來了!”至於肖林再三提過的海盜,他們完全沒放在眼裡。盜賊而已,有楊家軍和黑火,什麼樣的盜賊敢靠近,都是有來無回。
齊王隆重出海一事,讓禮部官員忙了半個月,也讓全帝都的百姓歡慶了半個月。肖林發現,這大周的百姓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越來越強了。聽紅香說,現在普通人家的婦人也會偶爾去關雎坊買件內衣了。這是好現象,希望等齊王回港之時,帶回的國外新鮮物,也能立即被百姓接受,否則關雎商行投資了那麼多銀子,還真擔心一趟賺不回來!
忙了半個月的禮部才鬆一口氣,另一件舉國歡慶的事就來了。鎮守北疆十年,幾番與北疆大戰的楊家軍。在楊帥和楊家兒郎的帶領下,終於將北疆大軍殲滅,將北疆殘部趕出漠北!如今楊帥就要帶著楊家軍搬師回朝了!
這個訊息可比齊王出海更加讓人震驚和歡喜!歷朝歷代,老百姓對軍卒對打了勝仗的將士都是擁戴的。更不要說,大周的脊樑,楊老元帥搬師回朝。不待禮部開始忙碌,滿城百姓自發開始佈置大軍進城的街道。
喜歡帝為凰請大家收藏:()帝為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